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1章 李白很生气

第121章 李白很生气

晚上与名士们喝茶聊天时,曹安民也跟袁耀、周瑜等人告辞,打算明天离开新港返回兖州。

“安民,你再等几天吧,”袁耀挽留道,“也许我们会有一件重要礼物送给曹使君。”

“哦,什么礼物?”曹安民好奇道,“为什么不能明天带走?”

“礼物还没到手,你再等几天,等我明天送走伯符,顺便到梁山营犒军,回来了再说。”

“既如此,那我就等几天再回去。”

听说袁耀和周瑜等人明天送别孙策,顺便到梁山营犒军,很多名士纷纷要求一起前往,趁机沿路观光长江美景。

次日,众人乘坐大船,在上百艘战船护送下,浩浩荡荡前往梁山营。到了天门山,孙策换船继续顺流而下返回历阳,袁耀和众人登上天门山目送孙策远去。

跟随前来的数十位名士中,有好多人是三国时期的大文豪,比如王粲、应玚、徐干,都是文学史上“建安七子”的成员。

如今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景致,正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时候,不知谁突然提议道:“诸位公子,此时既有离愁别绪,又有江山美景,何不吟诗作赋,聊遣情怀。”

“正是,正是。”众名士纷纷附和,个个都想在众人面前显露才华。于是相互推让了一阵,便开始临场创作。

袁耀听到这些文人墨客口占诗赋,每篇都很长,袁耀记不住那么多,只是偶尔听得懂几句。有做四言诗的,什么“横槊临江,斯世谁雄?”有赋五言诗的,什么“夜幕临江渚,霞光万里开。”有赋七言诗拍袁耀马屁的,什么“终日追随董事长,一斛美酒吞长江。”有创作汉赋的,什么“凤栖兮梧桐,龙翔兮九天。”……

最可恨的是,他们吟完诗赋,偏偏要叫董事长也来一首。这又不是公司开年会,请董事长发表重要讲话。这是吟诗作赋,吟诗作赋懂吗,不是谁都可以张口就来。只有你们这群吃饱没事干的人,才会见到个东西立马就想怎么给它写一首诗。老子是化学家,见到一个东西,立马在想它是什么化学成分。

算了,今日既然大家盛情邀请,董事长不能不给大家一点面子。“咳咳。”袁董事长咳了两声清清嗓子。

虽然前世是个化学家,但是中小学时候被语文老师按在桌子上背诵的诗歌,还是有那么二三十首一辈子都忘不掉的,这里不是天门山吗,幸好,李白的《望天门山》,袁董事长记得清清楚楚。

“在下虽然不是诗人,见到各位如此雅兴,我也突然诗兴勃发,那就口占一绝,向诸位讨教。”

哇,没想到董事长果真还会诗歌,众人热烈鼓掌道:“董事长过谦了,请,请!”

“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”袁耀摇头晃脑背诵了起来。

“好诗!好诗!”众人只听两句,便觉不凡,禁不住喝彩起来。

废话,五千年史上最伟大诗人的诗歌,能不好吗。要不是俺年少时偷懒,再背他几百首下来,这文坛就没有你们什么屁事了。

袁耀继续吟道: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

袁耀正在摇头晃脑等着众人赞赏,却见大家突然迟疑了一下,然后才勉勉强强拍手赞道:“好诗,好诗!”

袁耀奇怪,难道李白的诗歌还有问题,大家的赞叹怎么这么言不由衷。

大文豪王粲此时毕竟还年轻,不懂得避讳,上来就说道:“董事长的诗,确实写得境界不俗,只是后面两句,似乎韵脚不协。再说,此处往东,江面开阔,水流舒缓,似乎与‘轻舟已过万重山’之湍流景致稍欠切合。”

“啊!”袁耀脑子这才轰一声炸响,刚才被众人掌声打断一下,竟然把李白的诗歌背串词了,前两句是《望天门山》,后两句变成了《早发白帝城》。这群人都是诗歌行家,哪怕太白的诗歌写得再好,串了词内容不相衔接,韵脚不押韵,人家一听就听出来了,真是丢人丢大发了。

“不好意思不好意思,”袁耀急忙打躬作揖道,“耀平日疏于训练,做得不好,我再改改后面两句: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如何?”

“啪啪啪啪!”众人这次才真心实意热烈鼓掌,“董事长这么一改,境界全出,好诗,好诗!当为今日压轴之作。”

袁耀扭头向正东方向十几公里外青山脚下的李白墓所在地望了望,发现那里似乎冒着青烟,被盗用版权的太白兄果然很生气。

虽然说袁耀已经改变了这个时空的历史,几百年后的李白恐怕就是个偷钱上网的少年,绝对不会再写这些诗歌了。但是,一想到几百年后少年李白被老师按在课堂上背诵他自己的诗歌,并且作者改成了袁耀,确实是冤枉透顶,哈哈哈哈……

话说张闿化名为张启,装成从中原南逃避乱的大户人家,与一百多名贼兵潜伏在新港已有半年多时间。由于新港是个自由城市,没有人天天来查他水表,加上这里人多杂乱,汇聚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商旅,张启觉得自己已经隐藏的很好了。

其实,他来到新港不久,就被鲁肃给盯上了。

鲁肃负责新港安全工作,自然会在新港编织一张情报网络,密切关注一切新到新港的重要人物和可疑人物,直到排除危险。虽然新港数以万计的普通人物鲁肃不可能全都了解,但是对居住在新港的豪族巨贾,没有谁他不知道的。

唯独这个张启,鲁肃觉得他有些奇怪,却又对他一无所知。

奇怪,是因为他本身长得雄壮,一看就不是文士,手下一百多名徒附也多是彪悍的青壮年,跟一般逃难的豪族手下奴婢老少混杂很不一样。张启府中的奴婢、女人,也大都到了新港之后买的。

张启更不像是商贾,因为他自来到新港以来,深居简出,极少出门参加应酬,也没有做过任何一单大生意,只有部分徒附在新港做些小买卖。

更令人疑惑的是,张启偶尔离开新港的话,总是神神秘秘,总是想方设法避开陌生人的耳目。

鲁肃一直不能排除张启的可疑身份,担心他是别的势力派来潜伏新港,寻找机会对袁耀下手或者搞其他破坏,所以一直派人暗中盯住他。

但是张启来到新港以来,没干过任何坏事,所以尽管鲁肃对他的身份和来新港的目的有些怀疑,却也不敢随便骚扰他,只能一直盯着。

直到袁耀告诉鲁肃,杀害曹嵩的徐州贼将张闿很可能潜伏在新港的时候,鲁肃立刻就想到了这个人。从张启个人身体条件来看,他很显然可以作为一名猛将。从他身边一百多名徒附来看,他们应该都可疑成为精兵。从他们在新港的低调的生活,也很像是他们身上有不能言说的故事。

鲁肃把张启的情况告诉袁耀,袁耀找来周瑜、刘晔等人一起分析,大家都觉得如果张闿真的潜伏在新港,那么十有八九就是这个张启了。

但是,如何确定张启真实身份是个问题,如果贸然发兵抓捕,一旦抓错了,新港的自由城市的名声就变成笑料了。商人们之所以信任新港,放心在这类做生意,置业,就因为在新港法律至上,连共同制定新港法律的滚滚集团股东们都不能违反法律。

袁耀和周瑜去送别孙策这两天,鲁肃则在新港冥思苦想,制定严密的抓捕计划。三国矿业大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