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三百四十四章:李世民的惊喜(2 / 2)

而各地的招募新军的工作,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圆满完成。

一来是因为,参军可以保卫他们的家园。

二来是因为当兵的军饷很高,家属也能享受到很高的待遇。

因此,凡是适龄的年轻人,几乎全部都踊跃残军。

在二十个县中,每一个县,都招募了一支千人队。

二十个县集合在一起,就能组成一支两万人的军队。

苏长生又派三千唐军中的百夫长担任各县军队的千夫长。

而这三千唐军中的百夫长的位置倒是简单,直接从军中提拔起来就好了。

与此同时,第一批已经熔炼好的银锭也已经铸造完成。

苏长生派出十艘船,三百士兵,命他们将这些银锭,送回大唐,并且向唐皇李世民汇报他在倭国的工作。

这十艘船,一路奔波,最终抵达长安。

苏长生有直奏报权,他的奏折,是直接呈给李世民的。

看吧苏长生的奏报之后,李世民不由纵声大笑。

这苏长生,果然没有辜负朕对他的期望啊!

这一次出使倭国,他非但夺取到了琢磨银矿,此时非但第一船铸造好的银锭已经运送回来。

并且这家伙居然已经占据了倭国小半个领土。

这家伙走的时候,可只是带了区区三千兵马啊。

这倭国居然这么弱的话?

三千兵马,足以横扫倭国?

说实话,对于孤悬海外穷乡僻壤弹丸之地的倭国,李世民其实是看不上眼的。

如果没有哪一作全世界最大的银矿存在的话,这倭国甚至白给大唐,李世民都未必接受。

但是现在,有了这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银矿,哪结果就完全不同了。

这样的银矿,自然是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才好。

这倭国,如果不识抬举的话,哪就——

倒是苏长生哪里,一定要注意安全。

这一次,李世民决定,再派遣三千兵马相助。

另外,还要再给苏长生一批物资。

现在苏长生身处险境,一定不要有所闪失才好。

在李世民心目中,苏长生的价值,可不是一座银矿所能相比的。

第二日早朝的时候,李世民将苏长生的奏报拿出来,传递给百官观看。

当然了,苏长生的奏报,有两个版本。

一个是专门给李世民看的。

另外一个,则是给外人看的。

呈给李世民的奏报,自然是毫无隐瞒。

但是这个,绝对不能拿给百官看。

因为这个时代的官员,都信奉儒家思想。

也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。

而苏长生的所作所为,其实就是看到人家家里有好东西,然后果断跑到人家家里去抢过来。

这是十足的强盗行为。

而后面的所作所为,就更加严重了。

他不但抢走了别人的东西,甚至还霸占了人家半个家。

这完全不符合圣人之道啊!

我泱泱大国,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呢?

一旦被他们知道真相,苏长生必然会招至铺天盖地的弹劾。

而给朝堂之上百官们看的奏折,自然是粉饰过的。

这张奏报上,到了倭国之后,倭国的天皇十分钦佩苏长生,主动将他们的一座佐摩银山赏赐给了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