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臣领旨第11节(1 / 2)





  百官纷纷起身。

  天子高坐殿上,十二玉藻冕旒下,目光落在队首的那一身紫色朝服上,稍许,才微微收回了目光,再看向殿中时,仿佛哪哪都舒坦了。

  “臣有本要奏!”有官吏手持笏板入了殿中。

  宋卿源听着,只是目光隔不久就会瞥到许骄身上片刻,早朝刚开始的时候,大都是鸡毛蒜皮的事。刚开始的时候,他还见某人听得很认真,到后来,东瞥西瞄片刻,趁旁人都没注意,偷偷打了个呵欠,一幅神不知鬼不觉的模样。但忽然又似想起什么来了一般,顿了顿,抬眸看向殿上。

  宋卿源轻嗤一声,低眉笑了笑,反正隔着十二玉藻冕旒,她看不清他。

  近处,大监倒是见天子动容,方顺着天子早前的目光看去,见是落在相爷身上的。大监心知肚明,相爷回朝了,陛下是看谁都顺眼了。

  第012章 默契

  虽然隔得远,又不能透过十二玉藻冕旒看清宋卿源的神色,但许骄怎么都觉得她方才偷偷打呵欠被宋卿源看见了,只是殿中有人眼下在奏本,宋卿源听着,没有拿她开刀。

  许骄仿佛也精神了许多。

  好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,从她在朝中的时候就在提,眼下她又晃悠一圈回来,还在提。国家机构太大,冰冻三尺,又牵一发而动全身,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,所以糟心的事情还是会反复重来……

  她离开朝中几月,知晓先听后说。

  从始至终,许骄都没开口。

  天子也极少开口。

  在东宫的时候,宋卿源同她说得最多的就是,朝中之事多听少说,你不要看他们天花烂坠说了什么,要看他们做了什么。

  她一直记得。

  所以她在朝中要么不说话,要么一针见血,她又不涉及派系之争,所以她说什么,旁人都多忌惮。久而久之,她在朝中的威望盖得过早前的老臣。

  眼下,许骄同宋卿源一样,听朝中从鸡苗蒜皮的陈芝麻烂谷子开始争执,一直到几轮之后,有人开始提梁城水患之事。

  许骄微微侧眸。

  十余年前的梁城水患,爹爹死在那里。

  这一直是她和岑女士心中的一道疤,即便勉强愈合,也会在听到的时候再次撕开。

  许骄楞了稍许,以至于对方刚开始说的时候,许骄其实并未听进去,脑海中想起的都是爹的模样。温和,儒雅,将她和岑女士都奉若掌上明珠……

  许久之后,许骄才回过神来。

  朝中却已争执得近乎吵起来。

  灾要怎么赈,何时追责,流民怎么处理,工事还要不要修缮之类,工部和户部矛盾最为厉害,近乎赤膊上阵,许骄瞥向殿上,天子迟迟都未开口,仿佛在听之任之,让他们先吵。

  许骄心底澄澈,宋卿源又不傻,光是她方才听得这些带了情绪的激烈言辞,都知晓梁城水患疑点重重,江河水有没有改道,修了十余年的梁城水里工事是不是就幌子一个,流民的事梁城城守为何要冒死压下来……这些宋卿源肯定想得到,只是没说。

  再隔了些时候,

  梁城水患之事争执得七七八八了,旁人也都偃旗息鼓。今日相爷正好回了朝中,陛下这时候差不多当问相爷意见了。

  殿上天子也确实淡淡开了金口,“沈卿,你怎么看?”

  他忽然问起,却不是问得她,许骄些许错愕,哪个沈卿?

  许骄一时没有对上号。

  殿中虽然鸦雀无声,群臣心中也都纷纷炸开了锅。

  【竟然不是问的相爷?!】

  【沈卿?工部员外郎沈凌?】

  【听说陛下接连在深夜召见了沈凌两次,还以为是传闻,这么看,传闻是真的?】

  【这又是哪根葱?!怎么对不上号?】

  【呜呼哀哉,局势有变化……】

  殿中寂静里,有人自百官队伍末梢走出,行至殿中拱手,“陛下,微臣以为,应先安抚流民,稳定民心,同步排查上下游水患。待洪峰过境后,尽快恢复对梁城城中的重建。梁城重建势必需要大量人力,此举可安顿流民,避□□民滋事。赈灾钱粮中只有少许以救济方式发到老弱妇孺手中,青壮年通过参与重建工事领取更多工钱,梁城重建好后,流民更愿意回乡。待事情解决后,再行洪灾追溯。”

  沈凌说完,殿中继续沉寂。

  方才两方吵得不可开交,一方说灾情紧急,要先赈灾的,另一方说天灾年年都有,这么赈灾是无底洞,流民可以让周遭城池稀释,为避免周围城镇再遭遇一样情况,应当先追溯源头的。只有沈凌是唯一提及重建梁城,将流民安顿在重建工事上,百姓不单纯是等着领救济粮,而是可以自食其力。

  天子希望看到的,并不是他们在这里扯皮,争吵,而是看到有效的方式,灾后最怕滋生□□,沈凌才是在替天子分忧……

  许骄目光放在沈凌身上,听沈凌说完这一大段,也忽然想起印象中确实有这号人在。如果没有记错,应当是三年前的春闱,三甲探花,沈凌。他当时写得文章就是针对水利防治,防大于治的,许骄印象深刻,是因为宋卿源看他的文章看了很多次。

  她以为宋卿源会把沈凌留在京中,在翰林院任职,但宋卿源直接将沈凌下放,避其风头,许骄并不知道沈凌回京之事,那就是她不在朝中的几月里,宋卿源的

  手笔。

  梁城之事恐怕是触到了宋卿源的底线,此事恐怕牵连甚广,宋卿源是要用牛刀,沈凌就是这把牛刀,所以宋卿源不惜将他推到风口浪尖处,让他放手去做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宋卿源不想她涉足梁城的事。

  梁城之事能有今日局面,背后的利益关系一定错综复杂,宋卿源不想她牵涉其中,是要让她全然避开。所以沈凌说完,宋卿源又寻了几个老臣来问,唯独避开了她。

  临末,殿上的声音才不急不缓,说朝中积压了一堆政事,让她尽快安置。

  “臣领旨。”许骄在殿中应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