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1节(1 / 2)





  沉淀一秒,顾瑶又问:“现在你们打算怎么办?”

  “公关部和法务部已经在做事了,我也和那家律师事务所达成了共识,今天上午我们两方一起派人过去找那个女助理谈话,所有法务上的费用都由我们一力承担,但她好像不信任我们,拒绝通过我们聘请任何律师,还说要选择自己辩护。”

  这事现在是明摆着的,死者是“江城基因”的高管,当时和他在一起的是律师事务所的女助理,这两人无论是生是死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,连同他们背后的“江城基因”和律师事务所,大家同坐一条船,绝不能在这个时候发生分歧,务必要站到同一战线上,共同渡过难关。

  可在这个节骨眼,那个律师助理也不知道听信了谁的话,竟然要和“江城基因”以及任职的事务所划清界限。

  祝盛西叹道:“我猜,她大概是误以为我们会栽赃她一个谋杀罪,借此告诉外界,我们研制的新药并没有问题,这次的事不是意外,而是人为。”

  顾瑶皱起眉头:“这件事我总觉得有人在背后做文章……不过事情闹到这一步,你有没有想过其他解决办法?”

  “该想的都想过了。背后有人做文章是一定的,‘江城基因’这几年发展的太快,眼红的人很多,这次肯定要趁机落井下石。不过没关系,不管翻出再大的水花,只要我们照规矩办事,拿证据说话,就不用怕。我已经找人安排了时间,今天下午我会亲自和那个女助理谈一谈,相信她会改变主意的。”

  听到祝盛西胸有成竹的语气,顾瑶这才慢慢踏实下来,他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,江城基因能做到今天的成绩靠的绝不只是运气。

  顾瑶轻叹一声:“希望下午有好消息。”

  祝盛西:“一定会有。”

  转眼,到了中午,外面的气压越发沉重了。

  顾瑶下午有两堂课,她很快捯饬好自己出了门。

  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中考和高考了,现在各大初高中院校的三年级都处于积极备考的状态,所有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也都忙活起来,全国各地四处奔走,到各大院校里做考前心理辅导工作。

  顾瑶摆脱了协会的事务,一下子就有了更多时间去处理公事,秦松原本还在替她可惜,说她出意外之前很重视协会的,还通过协会捐了不少钱。

  顾瑶觉得很诧异,但她是知道此事的,她这里有汇款记录,她只是觉得奇怪,那样一个见钱眼开的协会为什么会被她如此看重?

  直到秦松说:“你忘了,你出事之后就很少去协会,过去给协会的那些赞助啊也都停了。”

  原来如此。

  顾瑶说:“没事,等我忙完这阵就花钱再办一个,到时候扔给你玩玩。”

  秦松:“……”

  陈飞宇事件过后,顾瑶花了几天时间写了长达五万字的心理分析报告,还配上一些媒体上的照片和新闻报道,但她没有给任何人看,只是放在自己做的所有心理分析的卷宗里,同时还不忘拿出几条重点作为备课笔记。

  今天下午,顾瑶有一堂某大学的犯罪心理学选修课,前几个月客串过两场,反响不错,到了本学期学校就特意聘请她单独开一门。

  开始选这门课的学生并不多,她这门课给的学分太少,很少有学生愿意浪费这个时间。

  直到顾瑶连续讲了三堂之后,这门课就成了学期大热,原本只能容下三十人的小教室一下子就挤进来五十人,连走道都坐满了,扎不进来的学生就搬着椅子堵在门口听,还有好多人录了音,一出门就被其他班的学生借走。

  顾瑶如此受欢迎,连校方都没想到。

  这天中午顾瑶来到学校,先被主任办叫去商量了一件事,说希望顾瑶帮忙出一份心理分析的考卷,作为他们学校未来录取学生的考试门槛之一。

  顾瑶觉得很奇怪,便问为什么。

  主任办的人说,一年前有个心理系的学生因为精神压力而爬上六楼要死要活,连劝带哄六个小时才下来,后来这个学生被送去医院做了检查,专家评估说是心理问题。

  他们校方不想再发生类似事件,更怕以后闹出人命,索性设置一道心理分析的考试问卷,凡事心理健康分数不达标的,就不允录取,以免招进来以后,还没学好心理学自己就先变态了。

  顾瑶听后,一阵无语,随即对校方说:“如果是一般专业,您的这套办法或许有效,可是针对心理学专业来说,这就有些自相矛盾了——凡是在心理学上有点天分的学生,都不可以以一般人认为的那种心理健康标准来衡量,俗话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,在我们这行,健康的庸才是没有任何价值的。相反,小小的心理问题是可以靠科学和知识的手段进行管理的,如果那些有天分的孩子真的有这方面的困扰,就更不应该将他们拒之门外,而是要用系统性的教育对他们进行疏导,你看,最近发生的陈飞宇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。”

  等顾瑶来到教室,幻灯设备已经准备好。

  后门人满为患,把小小的教室挤得水泄不通。

  顾瑶一踏进前门,教室里窸窸窣窣的议论声瞬间平息,顾瑶刚登上讲台,下面就自动发出一阵掌声。

  顾瑶微微一笑,下面的一片小男生都看直了眼。

  直到她神色微敛,开门见山说:“我刚才进来的时候听到有人在议论陈飞宇事件,那好,今天的问题第一个就是——五种罪犯分类,陈飞宇属于哪一种。”

  五种罪犯分类,依次是:天生犯罪人、精神病犯罪人、激情作案犯罪人、惯犯,以及偶发性犯罪人。

  很快有学生作答:“我认为是激情作案。”

  有学生补充:“好像也可以归类为精神病犯罪人,和天生犯罪人。”

  顾瑶将做好的幻灯片资料放给大家看,随即说道:“首先毫无疑问,陈飞宇有天生犯罪人的潜质,他后天的经历也在精神上对他进行二度、三度甚至是四度创伤,至于激情作案,这一点我也不反对。那么再看后两者——惯犯,以及偶发性犯罪人。陈飞宇在这次绑架人质事件之前还做下过其他几个案子,惯犯这一点也吻合,那偶发性犯罪人呢?”

  学生们沉默了。

  顾瑶安静的看着下面一张张认真的面孔,心里想的却是,这一屋子超过五十名学生,按照概率学来说,将来是有可能会出现几个轻重不一的犯罪人的。

  这时,有学生回答道:“偶发性犯罪人又叫机会犯罪人,这样的人通常在作案之前并没有明确动机,主观恶性不强烈,犯罪心理结构不稳定,我认为陈飞宇不属于这一种。”

  顾瑶反问:“那么,陈飞宇的自杀行为,该如何定义呢?”

  同学们纷纷一愣,面面相觑,议论声四起。

  “自杀也算犯法啊?”

  顾瑶笑了,又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:“在一些西方国家对‘自杀罪’有明确定义,指的是具有责任能力达到责任年龄的人故意毁灭自身的行为。在英国普通法中,自杀是谋杀罪的一种,属于重罪,一般处以羞辱刑和财产刑。而在我国,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,但是也有相关条文出现,比如——生命权是公民的权利,但公民不享有自杀的权利。”

  学生们又安静下来,聚精会神。

  顾瑶说:“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我们总说,罪犯自杀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偶发性的?试想一下,如果陈飞宇没有找到刘雨这个患有严重恐高症的人质,那么他用刘雨作为威胁,这件事还会成立吗?如果陈飞宇没有碍于当时的突发情况,而偶发性的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,那么他现在是不是正在坐牢,或者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?其实罪犯的性质是可以很多元的,而且随时在变,绝不可以用单一的划分对其进行研究,那会在理论阶段就将自己带入误区。”

  学生们神色各异,很快就交头接耳起来,直到有人举手说:“顾老师,网上大家都在骂陈飞宇,可是我们几个同学看了他的事件报道,觉得他挺可怜的……”

  顾瑶挑了挑眉,双手撑在讲台上:“哦,说说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