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9章(1 / 2)





  惹来方莹一瞪,可惜隔着墨镜,毫无效果。

  刚经历了这么一桩大事,母女二人却平静得没有一句交流。车厢里有种难以忍受的沉寂。

  方莹忍不住问:“你不想知道他给了多少吗?”

  钟浅靠在椅背上,淡淡道:“没兴趣。”

  方莹被噎得柳眉一挑,正要发作,又听她缓缓道:“不用问也知道,他不会亏待你。”

  方莹纠正,“是我们。”

  钟浅轻笑一声,眼睛依旧盯着窗外,轻声说:“我受不起。”

  妈妈跟他尚还有少年恩爱,夫妻一场,她算什么呢?

  是他的耻辱。

  难怪他这些年连她的面都不愿意见。难怪稍稍相处几日就迫不及待地将她推开。喉咙处忽地一酸,剧烈往上涌,眼睛开始酸涩,钟浅赶紧闭了一下眼睛,生硬地将泪意逼退。

  原来真有一夜长大这一回事。

  自从三天前在楼梯上听到那个真相,眼泪这种矫情而软弱的东西,就不再属于她了。

  她的沉默在方莹看来,是小孩子面对家庭破碎后的伤感难过,当然还有对自己身世的难以接受。想要安慰几句,终究不习惯,而且自己也被这种情绪传染,喉咙发涩,只说了一句:“面对现实吧。”

  也是说给自己听。

  办理完一切手续,一前一后走出门的那一刻,伤感袭上心头,而钟季琛始终如一波澜不兴的脸孔让她幽怨丛生。她回头看他,略带嘲讽道:“终于等到这一天,你满意了吧?”

  钟季琛没理会她的挑衅,平静与她对视后只说一句:“你以后,多保重。”

  没有情绪,很随意的六个字,却让她几乎破功。

  然后,他从她面前经过,率先出门。

  然后,她掏出墨镜,戴上。

  离婚对钟季琛并没有太多影响,他从十年前就开始过单身生活了,如今只是成了名正言顺的单身汉。晚上没安排应酬,他先是跑了会儿步,冲过澡后拎两瓶啤酒来到露台。

  天凉了,呆在这里不是很惬意。

  可是让人清醒。

  下午就接到越洋电话,来自定居在澳洲颐养天年的父亲。离婚这么大的事,即便他没立即汇报,也会有人传信过去。想到这里他自嘲一笑,说到底,这个家,这个企业,话事人还是那一位。

  钟长安开门见山:“到底还是离了?”

  “是。”

  当年他提过离婚,父母强烈反对,因为钟家有不离婚的家训,当初他执意要结婚时就被父亲警告过。但是这些年他和方莹的情况,二老虽然不在身边,也心里有数,所以对于他“终于还是离了”并没有过多责备。

  “钟浅跟了方莹?”

  “是的。”

  那边叹息一声。

  说到这个钟季琛心里有些不是滋味,父母是上一辈人,又是商人出身,难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,所以无论钟浅小时多乖巧伶俐,他们对她的爱也都很“理智”。这也是他为何决定读国内大学,就是为了能经常回家看一看。

  而得知钟浅身世秘密后,他并没告之父母,除了觉得丢人,怕二老伤心,也是不希望钟浅被人轻视。

  那边又说:“下次一定要慎重,我们会帮你留意合适的人选。”

  钟季琛皱眉,“爸,这个不急……”

  那边语气不容置疑,“你已经三十二了,连个儿子都没有。”

  这话说得就有点直白了,也无需再多说。

  对于父亲的专.制做派,钟季琛已深谙应付之道,从不做无谓的口头争辩。正因如此,下午那番通话才能简短顺利结束。

  他喝了一口酒,搭在小桌上的长腿交换了一下位置。

  仰头,闭眼,放任思绪飘向记忆深处。

  钟浅两三岁后,模样渐渐长开,好看是无疑的,有人说嘴巴像妈妈,眼睛不太像,鼻子像妈妈……却没说过哪里像爸爸。年轻的爸爸好奇心和好胜心都爆棚,觉得自己这么优秀的外貌居然没被女儿继承,很吃亏,于是时常对着她的小脸儿努力找寻自己的影子。

  每每无果,渐而生疑。

  直到钟浅六岁那年在学校摔伤,他接到通知紧张地赶去,得知无大碍后,灵光一闪,提出验血,结果是,她跟自己没血缘关系。

  那时候他跟方莹的婚姻已经进入疲态。

  准确说这一桩婚姻从开始,就没正常过,当年方莹生下钟浅不久后就按原计划赴巴黎学设计,长期异地生活将两人最初那点热情消耗得所剩无几,方莹回归家庭后对人.妻母的角色始终生疏,两人几乎没有共同语言,摩擦不断,日积月累的失望,加上被欺骗的愤怒让他决定离婚。

  最终没离成,除了父母反对,还有钟浅的痛哭哀求。她哭的样子让他心疼,如果离婚了,她怎么办,他给的钱方莹未必能守得住,单亲的孩子还会被人看不起吧,如果找了个继父也未必能善待她。

  可他也没那么博爱,没办法对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孩子继续投入感情。

  干脆眼不见为净。

  那时他的事业也正处于在艰难中攀升的阶段,随着工作越来越忙,那六年亦亲情亦玩伴的感情也渐渐被时间稀释,被遗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