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11)(1 / 2)





  感受着肩上传来的重量,黎宇青身子一颤,看着面前的镜子。

  他的目光和镜子里宋书文的视线交错。

  哎我说,你这有多余的梳子吗?

  这时门外忽然闯进来一人,乍着双手,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推门闯了进来。

  宋书文回过神,赶紧招呼道:百百里华老师。

  嗯,借个梳子。我这趟出门装诗人没带助理,给楼下客服打了半天电话也没人送上来。看你们这门没关,就过来借一个用用。百里华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。

  黎宇青还盯着镜子,却发现宋书文正盯着他,像是在说:你进来时没关门?

  他回忆了一下,发现自己好像还真没关严。

  谢谢啊!

  百里华拿了木梳却没着急走,而是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番,忽然问道:看你俩形象挺好的,是跟着过来拍戏的?

  对。

  还真拍啊,我一直以为白锦辉写的那个剧本《诗意不死》就是开玩笑呢。这都啥年代了,还诗意。像我这样的人花俩钱就能出本诗集,找几个水军瞎吹就能被硬捧成诗人,那诗意早死球了。

  百里华笑得很豪迈,似乎压根儿不介意揭自己老底。

  临出门前他却顿了下,冲着宋书文和黎宇青笑道:

  你俩继续,刚才你俩那样挺好,挺挺怎么着来着?

  对,挺诗意!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
  注1:所有诗人名字都是我瞎编的,请勿对号入座。

  注2:引用自梨花派诗人的现代诗《一个人来到田纳西》

  第14章 诗意不死(2)

  不管百里华怎么吐槽,《诗意不死》确实是一部和诗意有关的电影。

  白锦辉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文艺片导演,早就已经到了名利双收的境地。他想拍一部电影,要资金有资金,要人脉有人脉,所以他比其他商业片导演更自由,甚至可以半公开地去玩票。

  《诗意不死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他的一部小成本的玩票电影,他请了一群现代诗人过来聊天讨论,又请了两个年轻演员,将电影的其他内容补全,就是想做一个纪录片混杂故事片的实验性电影。

  在电影里,宋书文和黎宇青的身份是从某大学毕业的同窗,若干年后一个在负责会议接待,另一个则是某位诗人带的学生。然后他们就见面了,但身份,工作,以及在社会上的经历,却让他们有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。

  这种多年不见后再度重逢,感慨物是人非的故事其实很俗气,但白锦辉把这段故事放在一群诗人的讨论会之后,就是想在这段很俗的故事中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。

  周源山在拍《江城码头》的时候,反复强调让他们去寻找一种感觉。

  而白锦辉在拍《诗意不死》的时候,则试图让他们去寻找一种诗意。

  在这部戏里,宋书文演的是那个有些落魄的会议接待员,而黎宇青则换上了衬衫和银框眼镜,演那个学生。似乎只要是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搭戏,宋书文就是相对而言黯淡无光的那个。

  当然,要想让宋书文变得符合局中人的形象,还需要化妆师的帮助。他也不知道化妆师在自己的脸上擦了什么东西,让自己的脸显得黑了一个色号,整个人看着就有一种没精打采的意味。

  而且这东西上脸之后就开始发痒,让宋书文有点不舒服,他本来想让化妆师帮忙重新弄一下,但导演这边已经宣布要开拍了。

  他们的第一场对手戏非常简单,就是宋书文扮演的接待一个个上门去叫这些诗人们出去参加活动。在这里,宋书文灵活运用了自己的肢体语言,腰微微弓着,两肩向内扣去,看上去就像是个还没步入中年危机就已经被生活压垮的倒霉蛋。

  而另一边的黎宇青正在汇报最近读的书目,听到挨个敲门叫人的声音便过去开门,结果在开门的一瞬间,刚好见到了手半举在空中的宋书文。

  宋书文在见到黎宇青的那一刻眼神闪动,微不可察地一低头,像是要躲避对方的视线,但面上还保持着那种低声下气的卑微笑容:呀,是你啊。我过来通知你们要去参加活动了。

  第一场对手戏到这里就告一段落,宋书文习惯性地停下来等导演喊停。

  但他停在原地等了一会儿,白锦辉却压根儿没有喊停的意思。又过了半天,白锦辉那边还是没动静。

  宋书文僵住了,心说这场戏到底过没过倒是给个消息啊。

  可是僵持了半天,白锦辉还是老神在在地坐在监视器后面,时不时在导演手账上记着什么,压根儿没有抬头看一眼的意思。

  最后还是宋书文撑不住问了一句:导演,那个,要再来一遍么?

  啊,过了。下一场准备。

  白锦辉抽空回了宋书文一句,接着低头又在本子上面写写画画。

  黎宇青收了动作,颠颠地走到宋书文身前,低声道:咱们真就这么一场过了?我怎么觉得这么没底呢。

  宋书文也觉得心里没底,但在黎宇青面前他还是得拿出当哥哥的样子。于是同样压低了嗓音说道:这有什么可没底的,白导是国内最早一批文艺片导演,他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。而且一场过不是很正常?咱们拍《江城码头》的时候不也差不多这样。毕竟咱这么默契。

  黎宇青闻言嘿然一笑,不知道是因为一场过了还是因为宋书文说他们很默契而觉得开心。

  宋书文和黎宇青的心里没底,但白锦辉的心里其实一直很有底。

  早在《江城码头》于里蒙特尔参展的时候,白锦辉就很喜欢这两人的表演。而当筹备这部片子的时候,周源山向他推荐了黎宇青,他接着想到的人就是宋书文。只是没想到自己这边还没跟宋书文联系,他就已经被介绍过来了。

  刚才的那一场对手戏让白锦辉非常满意,甚至生出了更多的灵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