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1节(1 / 2)





  秦毅今天没有收获,两手空空的,也是他想得太好了,村子里的社员这么多,外围要是真有野味,肯定也早被他们抓完了,毕竟这年头谁家都不会嫌肉多,所以自己没抓到也正常。

  秦毅倒是看见山里麻雀不少,但麻雀这种动物,飞得快,最起码也要一个弹弓才容易抓。

  弹弓好制作,但还需要皮筋才行,而秦毅手里并没有皮筋,看来得另外想办法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季明珠现在是被蚊子咬得不行,秦毅看到她时,正看见她一个巴掌拍在自己的脸上,把脸拍的红彤彤的。

  秦毅当即就很想说,姑娘,你是有多想不开啊!对着自己都这么使劲。

  季明珠这时也看见了秦毅那惊讶的样子,她有些讪讪的放下手,悄悄的说:“我这是在打蚊子呢”

  秦毅在做农活时是见过季明珠的,当时秦毅就听见旁边的人说,季明珠这一年简直越来越没以前好看了,不是都说女大十八变,为啥季明珠却是越变越不好看。

  而秦毅却觉得说话这人太过分了,怎么能随便说女孩子,再说,好看能当饭吃吗?

  但实际上,这只是季明珠故意弄丑的,经过上次王二狗的事情后,季明珠就觉得,一个女孩子还是不要太漂亮的好,不安全。

  看见季明珠说话悄悄的,秦毅也下意识的放低了声音,问:“同志你是在这里做什么?”

  季明珠是不认识秦毅的,但她肯定秦毅是新来的知青,而那对约会的人中,也有知青。

  季明珠站的地方是一块大石头后面,她指了指前面,小声是说:“下面有人。”

  有人?有人又怎么了?秦毅把头伸过去,结果好嘛,路边不远处的小树林里,有两个人正在难分难舍呢。

  这简直太尴尬了,秦毅难得红了脸。

  撞破了别人的好事,秦毅自然不会蠢得大大咧咧的走出去,更何况那里的两个人其中一个还是知青孙莲。

  这在一个院子里一天能见上三次面,真要是捅破了,秦毅都不知道以后要怎么面对孙莲,于是,秦毅也只能和季明珠一起待在那儿喂蚊子,直到孙莲他们走了。

  第23章

  好不容易挨到天黑后, 约会的两人终于走了 。

  季明珠在心里真是谢天谢地了, 终于走了,她想在就想赶紧回家, 用点盐巴水洗一洗, 消消蚊子的毒。

  和秦毅又不熟,于是季明珠只说:“同志,我先走了,你也赶紧回去吧!”

  “我送送你吧!”天已经黑了,秦毅也不好让一个女孩子孤身回家。

  听见秦毅要送自己回家, 季明珠赶紧摇头说“不用了,”虽说天已经黑了, 可经过大队时难免会遇见社员,季明珠可不想让别人误会, 要是真被人看见了她和秦毅走在一起, 那就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。

  秦毅看季明珠拒绝了, 稍微动动脑就知道是为什么了, 他也感觉自己真是脑子进水了, 什么话都能随便说。

  这黑灯瞎火的说要送人家女孩子回家, 可是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人当成耍流氓的。

  两人分开后,秦毅到底是不放心一个女孩子孤身走动, 所以秦毅还是远远的跟着季明珠,等她进了家后才回去。

  季明珠到家时, 季明宇和季明安都在做作业, 桌子上还摆着蒸好的苞米高粱饭, 炒土豆片和一小碟咸菜。

  “姐,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?,”季明宇和季明安看见季明珠回来,就问道。

  “下山时耽搁了一会儿,”至于为什么耽搁了,季明珠没说。

  叫两个弟弟好好做作业,季明珠转身去了灶房,进了灶房后,季明珠开始点火烧水。

  今天季明珠主要挖了蕨菜,嫩蕨菜味道清甜鲜美,但需要用开水烫熟,之后或炒或凉拌味道都不错。

  现在家里的油珍贵,所以季明珠自然是选择把野菜凉拌了,蕨菜被烫熟后,季明珠手脚麻利的用筷子把蕨菜捞到凉水里,等蕨菜放凉后,又捞出来切成小段,之后放进碗里加上盐,辣椒之类的调料搅拌好就行。

  吃完饭,季明珠就烧水洗澡,虽然现在被蚊子咬的疙瘩不痒了,可干了一天活,一身臭汗,不洗可不行。

  另一边,秦毅回来时,知青们全部已经睡了。

  灶房里冷锅冷灶的,只有蒸笼里还有两个馒头,有两个馒头,秦毅还挺惊讶的,他还以为其他知青会一点也不给他留呢。

  秦毅早就饿了,拿起馒头就开始吃,冰凉的糙面馒头吃着很卡嗓子,秦毅倒了一碗凉水喝下去,明显是习惯了。

  他的确是习惯了,毕竟在杨家他可是拖油瓶,好吃的从来没他的份,能不饿肚子就是好的了。

  当然,秦毅也不怪,毕竟杨家可不是什么善心人,就是一般人家,对于一个拖油瓶也不会太好,秦毅比较奇怪的是,明明杨援朝不喜欢自己,为什么还愿意养着他?

  想不通的事情秦毅就不想了,反正早晚会知道的,把馒头咽下,又喝了一大碗水,勉强有个八分饱后,秦毅就去睡了。

  秦毅现在是和郝建党睡一张床,他上床时,正听见郝建党哼哼唧唧的,一直哼疼,好像还叫他娘给他揉揉,明显是做梦了。

  郝建党再叫疼也没办法,秦毅可不会好心帮他揉,反正已经到了农村这个地方,要么就忍着直到习惯,要么就只能求有能力的家人把自己捞回去。

  之后几天,秦毅终于又换到了几斤小米,他手里还有十来斤玉米面,加起来也能让父亲吃上半个月了,于是秦毅就准备把粮食寄过去。

  秦毅其实还想买些药品寄过去,西边那地方比较冷,像秦父他们这种缺衣少食的,肯定很容易生病,只是现在资源稀缺,药品就更不用说了,没有病医院根本不会给人开药,更别说买了。

  秦毅打听了一下,发现社员们都说季三叔的医术不错,虽然他只是一个赤脚医生,可这么些年来季三叔的医术也是越来越好了。

  最主要的就是,季三叔用的药全是中药,都是他自己在山上采的,并不要钱。

  当然,季三叔也不会亏,他去采药生产队也会给他记工分,去看病的社员虽然不给钱,瓜果蔬菜总会给一把。

  农民一般不是得了要命的大病,很少有人去医院,只因为医院离农村太远,而且很麻烦,不仅要生产队的介绍信,到了医院也要交钱,虽然不多,可对于老农民来说能省一分是一分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