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115)(1 / 2)





  超近距离的短跑无异于瞬间进入冲刺状态,所有人的眼睛都在记录这一秒,1号陈双将竞赛正式拉入开场。而仅仅这一个起跑,王国宏已经嗅出了热血澎湃的气息。昨天发生的事有所耳闻,他没想到陈双作为一个新人,会以强势夺目的瞬入状态进行开场。

  1号位的压力很大,陈双正在转化这种压力。他起跑前的不假思索,决绝和孤勇,简直是屈向北的翻版!

  陈双逆风前进,对自己的起跑爆发很满意。越犹豫越不行,他干脆什么都不想了。步频保持住,如果将他现在的状态录下来和半年前进行复盘对比,就会发现所有累到极限的训练都在他的肌肉上得到了正面反馈。

  他已经不是高三时期的跳着玩儿了,他很专业。

  加速、摆臂、提重心,陈双牢记冬训技巧和屈南的话,在最后时刻用脚掌将地面的力量反馈成弹跳力。他不能输,2.10必须过去,自己是第1出场,他不能让首体大的荣誉在开场受损。

  转胯时,无数照相机铺捉到了今天第一个试跳成功的瞬间。

  陈双落垫之前就知道自己过了,翻越次数太多,他已经能完美预估水准。曾经他认为不可逾越的横杆在他面前老老实实安静下来,像被驯服的野兽,他的整面后背陷入巨大的软垫中心,笑着看了看自己的腕带。

  看台上爆发出东南区域的第一场暴风,掌声大作。莫生鼓掌动作很慢,像见怪不怪,孙洋洋噼里啪啦地拍着手,恨不得冲下去把老大举起来。陆水两只手的五指张开,鼓掌时像一只乖巧的小水濑拍击,一下是一下。

  过了。不错,过了。黄俊不敢表现出太激动,只拍了一下大腿,可以,开了个好头。

  王国宏笑着只轻点头一下,确实开了个好头。

  张妮在按快门时非常惊讶,她不是专业人士,所以不懂陈双为什么进步神速。等陈双站回等候区,她还在跟拍,镜头里的人十分放松,已经完全不是那个战战兢兢的小菜鸟了。当他享受比赛时有自己独特的风采。

  陈双是第一个站到轮跳等候区的人,因为没有赛服,他站在那里,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人代表哪个学校。原本决赛局有38人,4名留学生退赛,现在还剩下34个,比赛继续进行,陈双目不转睛地看着正前方,第3名就是弗朗切斯科,意大利人。

  当他过竿时,陈双还是看出了他与自己的实力差距,人家起跳太轻松了,2.10在他面前简直不算个事。

  白队是第9,然后是屈南第14,他的起跳和陈双记忆里一模一样,嘴里叼着项链吊坠,紧绷的脸部线条非常性感,让人着迷。当顾文宁第18个上场时,陈双又希望他过又觉得看一眼自己就要瞎了。

  好烦这人,但是现在他们都代表首体大。而且他跳高好难看,比屈南差多了。

  昌哥是27,过竿也是毫无悬念。只是往这边走时他落寞地看了一眼看台,陈双体味到了他的失落。估计雅姐没有来,说好了来看比赛,又被工作绊住脚。

  方岭是30,已经很靠后了。等他跳完,陈双才惊讶地发现,2.10竟然淘汰了选手。

  可这些人,都是预赛时过了的。有三个人及时选择直接进入下一轮,预估了第一轮状态不好,失去一次宝贵试跳的机会。有几个试跳三次均不通过。

  看来,一次过,不等于次次过。哪怕训练时次次过,也不等于比赛完全安全。跳高就是这么不讲道理,状态是综合算分。

  等第一轮结束,原本34人,陈双数了数,还剩下27个。在裁判宣布新高度为2.12时,看台完全安静。

  陈双向右看了看,自己和白队只隔3个人了,再看屈南,也比刚才近了一些。而那几个留学生,全部都在。

  加油啊!程丹小声地说。旁边坐着的人手里拿着速写本,正在将刚才的记忆点绘制成图。

  黄俊和马子平同时板着严肃的表情,心里各有算盘。陈双能进入二轮吗?显然很艰巨。因为2.12对陈双是新高度,他从没跳过。平时训练挑战一下也就算了,偏偏是比赛,偏偏是决赛。哪怕他有惊人的弹跳力,也不一定发挥正常。说到底,还是比赛经验太少。

  时间一秒一秒过去,第二轮试跳,开始了。

  陈双仍旧是1号,不远处的短跑项目在同时进行,短跑运动员正蹲着调节起跑器的弯曲角度。他又一次站到了刚才的位置上,重新再来一遍,重新感受压力。

  相比跑步的起跑压力,跳高轮回制是无限碾压运动员精神状态的机制。很多人扛不住,每次起跳就是一次高度紧张。陈双用力地踩了踩右脚的鞋,试图稳住心态。

  他没有金手指,没有异时空训练场,他所有的成绩都是真刀真枪累计的。累了就会跳不动,跳不动就会失落反复交织在他的生活里,从高三到现在。

  看台上的人已经紧张到不敢呼吸,大家的心都揪到嗓子眼。这时,不知是谁不小心咳了一声,所有人怒目而视,警告他不许出声。

  比赛开始了,陈双小跳两次,再一次加速起步。他的起步和跑道上的百米冲刺同时,只不过两个项目的弯道切角不一样。不同的是都在高爆发加速。

  屈南看着陈双的背,想到了一个成语,一骑绝尘。尽管陈双的速度远不如其他成员,但是他就是一个孤勇的野孩子,会去触碰不可能。

  陈双一再加速,尽管只有几步。随即他进入了算步法的变向区,一步、两步、三步当步数到达极限,他感受到了头皮发麻的兴奋。

  后蹬力成为了他的起跳板,身躯轻盈往上一跃。超长的滞空时间像是在给所有机位提供福利,不用抢快门,哪怕慢1秒都能拍到。

  他像在顶点处停顿,身体弯折到了最大角度。这个状态下的跳高运动员是最好看的,也是最凄美的,因为腹肌完全凹下去,高高顶起来的只有他们的肋骨最下两根。

  他的身体,像被他的热爱折弯。

  看台上的相机不约而同全部放出了闪光灯,捕捉这一刹那的竞技美学。

  掌声和欢呼声在陈双落垫前就有了,随着双腿猛地一弹,身体自由下落。陈双忘记了怎样呼吸,他连现在正在比赛都忘了,他只想回味刚才的那一刻。

  2.12的竿子,没有掉。

  他人生中的第一次2.12,竟然是在决赛局被逼出来的。他的第一次参赛不仅追平了最高成绩,还刷新了它!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
  屈茶:在比赛中也不忘寻找茶包。

  第133章 决赛的最后防线

  横竿还在跳高架上,陈双愣愣地跪在软垫上。它没有掉,自己没有触碰它,没有技术犯规,一切都是按部就班。

  2.12,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高度啊,比自己身高还要高,加上手臂才能超过它。现实中,有多少人伸直手臂都摸不到这个高度。

  可是前一秒的自己,跳过了它。当超越完成后,它不再是陈双心里的恐惧。

  它成为了落定的成绩,成为了裁判员手中成绩册上陈双编号25198后面的一个圆圈,代表通过。

  成为了坐在跳高架左侧的裁判手中的那一面白旗。

  三角形的雪白旗子抬起,宣布成绩有效,运动员有资格进入下一轮。而对陈双来说,最有冲击力的就是看台下面那一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