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48)(2 / 2)


  试跳环节非常重要,运动员要调试自己的装备,适应软垫,因为不是全封闭赛场,还要考虑风速。好在今天无风,再憋下午的一场大雨。

  屈南在陶文昌之前试跳,举手示意。跳高架附近进行清场,等待运动员跑入。

  开始了,陈双瞬间听不到周围的水声,全身心进入直播画面中,仿佛身临其境。只见屈南好像做了个什么小动作,然后箭一般地出发,助跑加速。

  这一次的助跑,比他半决赛的助跑要快,快到陈双心里发慌,数步数都没跟上拍子。

  发力腿蹬地,伸臂,起跳。虽然只是试跳,可陈双每个毛孔都仿佛闭上了,没法呼吸。随着一次发力较猛的跳跃,屈南背越式翻过了横杆,肩部着陆,从软垫上翻了起来。

  高清摄像头立刻拉近。

  陈双终于看清半决赛录播时自己没看到的动作细节。

  他没摘项链,项链吊坠咬在了嘴里。翻得过猛,背心卷到了后腰上方,露出一截儿腰肌。

  刹那间,这个背影和陈双记忆里的某个画面重合了,咯噔,完全契合,定格在眼前。

  陈双毫不自知地站了起来,捧着自己碎屏的手机。

  去年,自己帮弟弟看学校环境,在首体大的主训练场外坐着睡觉休息,醒来后看到一个人高调过杆,姿态无可挑剔。

  嘴里还咬着项链的吊坠。

  然后,等自己鼓起勇气追过去,一眼看到的是穿着同样队服的顾文宁,他脖子上刚好戴着项链。

  妈的,自己是不是认错人了?自己第一眼看见的那人,是屈南吧?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
  又又:原来我一眼就看中了这个omega!

  第59章 我回来了

  这个想法一冒出来,陈双的双腿仿佛安了弹簧,坐不住了。他只想跑去比赛现场看看,确认刚才跳高的那个人是不是屈南。

  是不是自己那天一眼万年的背影。

  他想再看看,可是画面中央的人已经变成陶文昌,正在试跳。陈双揉揉眼睛,脑袋里一团乱。

  当时,顾文宁的脖子上确实戴着一条项链。首体大的队服,每个人都穿得一模一样。自己只是凭借他的身高、发型、背影,还有那条项链,断定他就是自己睡醒时分看到的那个人。

  再后来,因为顾文宁的实力确实强,自己也没再怀疑那天过杆的人不是他。只是好像再也没看到过他叼着项链吊坠跳过高。

  自己也没多想,这是个人习惯,有时候叼着,有时候就不叼着了。可是为什么屈南的背影会和记忆里的完全重合呢?

  以前只看屈南的正面,从来没有看过他跳高的背影,刚才那么一看,视觉震撼度不亚于当头一棒。自己绝对忘不掉去年那一眼,否则也不会追随心中定格的画面去练跳高。

  在自己心里,背越式跳高就是那天的样子,因为对自己的实力和身体有完全把控,才能完全不狰狞地过杆。

  原来,自己费尽心思想要留住的前男友,是自己认错的了?原来自己一眼看中的omega,是屈南?

  习惯性的动作骗不了人,就是屈南。陈双猛地拍了一下脑袋,恨得直跺脚,自己是傻逼啊,自己简直就是倚梅园里没长眼的皇上,一不小心让妙音娘子顶替了嬛嬛的恩宠!

  他当时可不理解皇上了,凭什么妙音娘子那么作,他还一忍再忍。原来人的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,顾文宁对自己不好,自己也总是想到那惊鸿一瞥,阳光亮眼,让他不舍得放弃,总期待着那光能照到自己身上。

  闹了半天,自己费劲吧啦哭天抹泪痛失我爱,是搞错对象了?

  还初恋?初恋个屁哦,第一次谈恋爱就搞错了omega,这说出去还不叫别人笑掉了大牙!陈双又兴奋又难过又激动,兴奋是自己终于阴差阳错地找对了人,难过是自己在姓顾的渣男身上浪费了一整年,激动是自己最终没有放弃,还是考进了首体大。兜兜转转自己还是来了,还能和他一起训练。

  但同时,还有些小沮丧。

  这事怎么和屈南说啊?对不起,其实我当时看上的人是你,但是我认错了,才和顾文宁谈了一年陈双自己就把这个回答给否决了,一来,这说法太牵强,说给谁都不太容易相信吧。二来,屈南明确地告诉过自己,他不是同性恋。

  这怎么办?重新再追一遍?掰弯了他?陈双又坐下来,再看比赛直播,心情已经和刚才完全不一样了。

  是自己当初一眼万年的人要比赛啊,更紧张!陈双从兜里拿了个棒棒糖,含着,看着屏幕里一个一个举手示意确认比赛身份的人,眼神就再也没能从屈南身上挪开。

  一想起自己给屈南写过小黄文式情书,在屈南面前听了高潮迭起的小黄书,陈双又不好意思看他了。

  屏幕里,真正的决赛局已经开始。

  陈双还是将注意力放到了比赛中,按照规定,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必须宣布横杆初始高度,以及每轮结束后的提升高度。令陈双大吃一惊,初始高度就是2.10米。

  他从来都不敢想的高度,这说明在场所有人的能力都远超国家一级运动员了。

  而让陈双更没想到的是,每轮过后的提升高度是3厘米。

  按照规定,除非赛场上只剩下一名跳高运动员,否则每轮都要提升高度,并且不得少于2厘米,并且是固定的,不得无故增加难度。而这次比赛,陶文昌曾经透露过只是一个小型比赛,含金量不算太高,可决赛圈仍旧高手如云。

  加油啊,屈南,昌哥!陈双不禁捏住拳头。

  比赛已经正式开始,看起来2.10米十分简单,暂时没有运动员掉杆。顺序应该是抽签进行,屈南在陶文昌之前。

  排在顺位第5。

  下面一位选手,首都体育大学,屈南,参赛编号2532。

  屈南这时向前出列一步,高举右手示意。

  没错,首体大在本市内参赛的学校代码是25,这是不会变的。陈双盯紧屏幕,想象自己将来上场,也会得到一个25开头的号码。

  屏幕里的屈南并没有做过多的动作,而是像试跳环节,轻而易举地翻过横杆,动作十分干脆。接下来顺位第6的陶文昌也顺利过杆,首体大两名队员成功进入第二轮。

  本轮一共12位选手,竟然全部通过。陈双第二次大吃一惊,这果然是高手的世界。

  第二轮,高度抬升为2.13米。

  这一轮,直接刷掉了8个人。其中还有1名北体大的运动员使用了免跳资格。

  在第1次或第2次跳跃失败后,运动员有一次使用免跳的资格,直接进入下一轮。因为跳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很多时候就是特邪门,这一轮状况不好,2.13米怎么都过不去,但是2.16米没准就能过去。

  如同屈南所说,竞技体育有时也靠天时地利人和,大家的差距都不大,就看谁运气好,能高那么1毫米。

  2米13,这个高度很可以了,连续试跳3次后宣布失去比赛资格,使用免跳后,下一轮的试跳次数就不是3次,而是试跳剩余次数。好在屈南和陶文昌都成功进入了下一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