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侯夫人与杀猪刀第110节(1 / 2)





  信纸虽已被炭火烧去了大半,但结尾处“李怀安对夫人心怀不轨”几字依然还清晰可见。

  公孙鄞“噗嗤”笑出了声,没忍住幸灾乐祸道:“谢九衡啊谢九衡,你这报应来得也太快了些!”

  -

  远在崇州的樊长玉,刚跟着操练的大军一起绕山跑了十几里地,底下兵卒们跟煮软的面条似的倒了一地,有兵卒发现前方有条河,跑得一身臭汗的的小卒们便又一骨碌爬起来,起哄去河边洗洗。

  天气越来越热了,樊长玉也出了不少汗,但她一个女儿家,这种时候还是多有不便,自然不能跟着下水去洗,便只在树荫处站着喝了几口水。

  之前她还觉着陶太傅直接帮她讨了个队正的头衔,其实也挺招摇的,等分了军帐,得知至少也得是个队正,才能有自己的独立军帐后,她又觉着陶太傅用心良苦。

  她去寻陶太傅道谢,陶太傅却说,若让她当个什长,九个人,除去谢五只剩八个,她闭着眼也能管过来。

  已经知道一加一等于二,再去学这样的东西,无疑浪费时间,所以才让她从队正做起。

  她得学会管理越来越多的人,现在是几十个,以后就是几百个,几千个,甚至上万个。

  人多了,她不可能每一个都亲自去管教,所以她要提拔能为自己所用的人。

  这就涉及到更复杂的东西——收拢人心。

  谢征从前就说过,樊长玉不擅长这个,她直来直去惯了,突然要考虑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东西,确实有些难为她。

  不过战场上,底层的小卒们先是求活命,才能求前途和钱财那些身外之物。

  这里的人心,相对言之,还算不得复杂。

  樊长玉如今就像个刚学会走路的稚童,在这条路上磕磕绊绊地走着。

  她之前同郭百户比武,也算是因祸得福,在军中立了一次威,至少在郭百户手底下的这一百人里,无人再敢看轻她。

  她手底下的伍长、什长们,也对她敬重有加。

  谢五同她说,这些人里,或许有将来能成为她亲信的,或许一个也不能用。

  她得自己去琢磨能不能用,能用的,要怎么用;不能用,人已经在自己手底下了,又该怎么处置……

  樊长玉如今白天跟着操练,得闲还得去陶太傅那里研读兵书,晚上睡觉时不是在琢磨兵书里没看懂的地方,就是在想用人之道。

  但不知是不是太累了,往往想不到两息,她就能彻底睡死过去。

  这会儿的空闲里,樊长玉盯着自己手底下几个没去河边的人,又在开始琢磨挑选亲信的事,突然毫无征兆地连打了个喷嚏。

  谢五就守在樊长玉边上,见状忙问:“队正,您着凉了?”

  樊长玉摆摆手,道:“老话说打喷嚏‘一想二骂三念叨’,可能是宁娘在想我。”

  话落她就又打了一个喷嚏。

  樊长玉呆了呆。

  谢五想到自己让谢七寄回去的信,突然一阵心虚。

  第97章

  朝廷大军和崇州反贼的这场仗打了已将近一年。

  军中所需的一切兵甲刀剑都由军器监下发,但战时兵甲武器若有损坏,总不能退回京城去补休,因此驻军大多会征用州府附近的兵械作坊。

  修补残损兵器之余,作坊里的铁匠也能再打造一些新的兵械供给大军。

  贺敬元虽掌蓟州兵权,但谢征可调动整个西北兵力,贺敬元的蓟州军也在他调遣范围之内。

  最初同崇州反贼交手的只有徽州谢家军,后来北厥人攻打锦州,谢家军北上支援,长信王意图趁机南下夺蓟州,蓟州军这才牵扯了进来。

  在贺敬元率领蓟州余军前去崇州和唐昭义汇合前,踏足崇州地界的蓟州军,只有唐昭义手中那一万多新兵。

  唐昭义是个谨慎的人,围崇州时,他不确定谢征在解决了一线峡山下的反贼后,会不会前往崇州共同歼灭反贼,因此也不敢冒进接手崇州附近的兵械作坊。

  直至眼下,那些兵械作坊仍是谢征麾下的徽州余部打理着的,他此番前去取给樊长玉造的兵刃,便也无需隐瞒身份。

  驻守在这里的小将一听到通报,便赶紧出驻地来迎:“见过侯爷。”

  谢征把战马的缰绳交与迎上前的小卒,大步流星直往营地里边走去,问:“那柄陌刀锻造得如何了?”

  小将疾走才跟上谢征的步伐,回道:“再回一次火便可出炉了。”

  一进锻兵作坊,便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,恍若是在蒸笼里。

  几排冶炉延伸向最里边,一眼竟看不到尽头。

  赤膊的铁匠们在各自的工位前,轮着铁锤,一锤连着一锤敲打着案板上的铁块,胳膊上肌肉鼓起,蓄满了力量,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混着低沉而有力的喊号声,听得人心中震颤。

  炉子里火光灼灼,每个铁匠边上都有一个负责拉风箱的副手,亦是赤着上身,挥汗如雨。

  小将引着谢征到了锻造长柄兵刃的冶炉前,冶炉边上有一临时放置兵器的架子,一柄刃长三尺,柄长五尺的陌刀横放其上。

  雪亮刀刃,乌铁柄身,刃口那经受千锤百炼锻打不断折叠而形成的钢层,在火光下映出极淡的圈层纹理。

  小将道:“刀刃所用的乃是百炼钢。”

  谢征视线淡淡掠过,提起了刀柄掂了掂,舞了个刀花,刀鸣声如虎啸,小将被刀风骇得后退一步。

  谢征打量着那泛着寒光的刃口,问:“刀锋都已开,为何还要回火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