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踏青(2 / 2)

在这个过程之中,同门下平章事李圃多数时候都是冷眼旁观,直到有人提议,将此事具折,送入宫中,竟是得众人纷纷点头附和,他才暗自叹息了一声。

这其中大多数人,都是和他一同走过了十几二十个年头,经历过了景兴年间的风风雨雨,而现在,只一件刑案,竟是没有人有勇气站出来,向皇帝陛下坦承过错,而是直接送入宫中,以求圣裁。

这样趋利避害的臣子,还占着这样重要的职位。。。。。。这些仁兄也不想想,事事皆要圣心裁断,那还要他们这些臣子做什么?

尸位素餐这样的词句,浮现在他脑海之中,再也不能消去。。。。。。。

为政多年,大秦眼见强盛了起来,将军们在外挥戈掠土,屡立功勋,自己等人不能扶助天子,还如此斤斤计较个人之得失。

想到此处,这位当政二十余载的首辅大人,顿觉意兴阑珊,脸上多少露出了些凄凉之色。。。。。。。

之后几日,长安府一案已结,风波虽然不小,但总归不会太过影响朝局的发展。

参劾枢密使李承乾的奏章多了起来,有渐成席卷之势,很多人已经开始为枢密使李大人倒计时了。

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“夫君这个时候出京,恐怕很多人会高兴的睡不着呢。”

此时已经来到二月底,北方春天来的晚,到了这个时候,一些青草刚刚顽强的冒了头儿,才见田间地头有了点点绿意。

这里是长安城南,大片的田地,皆乃皇家所有,也就是长安百姓口中的皇庄所在。

而皇庄中偏西的好大一块,却是晋国公府私产,从景兴年间开始,陆续有田产赐于晋国公赵石,到了如今,已经不算小了,足足占了皇庄一隅。

实际上,广这些田产,也足够晋国公府那点人丁几代吃用不绝了,若是搁在正德年间,有这么一座农庄,定然惹人羡慕的眼睛发蓝才对。

但现在嘛,田产这东西已经不算多贵重了,尤其是世家大族,田产越多,越是让家主头疼,因为投入和产出的利润相比,实在无法令人满意。

田产越多,亏空越是厉害,这些年,发卖田产的人也越来越多,已经顾不上祖宗遗训什么的了。

很多人也已开始意识到,田产这东西,有点就成,留给子孙后代的越多,怕是越成了祸害,倒不如置办些别的产业,来的好些。

如此一来,长安城中以及大秦各处府城县城中的房宅地价年年攀高,也就不稀奇了。

这些影响,在十几年过去之后,渐渐已经被人们所认同,一些变化,不一而足,无法一一赘述,而价值观念上的改变,才更加直观。

百姓们不再以田产多寡,而论贫富贵贱,论的成了手中余财以及自家屋宅的多少了。

而渐渐的,广以长安城为例,这些年便多出了一些票号,多数以商家家产作保,领官府凭证,聚集百姓手中余财,以为商事所用。

这在南唐各处已经不算稀奇,但在大秦这里,却才刚刚兴盛起来。

于是,大秦治下最初级的银行也就涌现了出来,得到好处的商家,自然会紧紧把持,眼红的人也越来越多,为此产生的纠纷,在长安治下,也不是一件两件了。

而如今,一些常年与大秦官府打交道的官商,以及权贵们的目光也都被吸引了过来,这个一本万利的生财之道,也就不是普通商人能够染指的了。

文人们耻于谈利,不愿与满身铜臭之人为伍的思想,还在左右着大秦的朝政,但此时此刻,大秦商事的繁盛,其实已经不可阻挡。

那么多的票号涌现出来,已经预示着商人的利润正在增加,百姓手中的余财也越来越多,有人这个时候跳出来,谈什么重农抑商,也只能说是闭着一双眼睛,固执的照着书本在施政了。

这些东西,正在深刻的改变着大秦,时代变迁之下,一个帝国的雏形已经出现在了大地之上,不管之后它是保守还是奋进,大势之上,已经不会有太多的变更。

说的有点远了,在这冰雪消融,春风渐起的时节,晋国公赵石却是抛下了对剑拔弩张的朝政的关注,带着妻儿来到了城南农庄之上,来了一次寻春郊游。

不得不说,这样的举动,让有心人掉了一地的眼珠子,若非大秦各处皆无异动,当前之事,又不会让这位大将军失势,不然的话,一定会有人以为,这位大将军是带着妻儿老小出去避祸了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(未完待续。。)I5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