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将军,夫人喊你种田了第292节(1 / 2)





  苏小小问道:“需要先付多少定金?”

  “不用付定金。”张二柱也极为爽快,“至于具体多少钱,做完了才知道,不过应该,不会超过五两。”

  五两?

  要知道,朝廷一直管制的除了盐,便是铁,铁在古代是很贵的。

  “你确定?”

  张二柱见苏小小一脸震惊,想了想,说道:“那就二两。”

  苏小小:“……”

  这是自己砍自己的价,让别人无价可砍呐……

  苏小小最后去的是周阿婆家。

  她就在自家隔壁的隔壁,之所以把她放在最后,是因为这桩生意可能会谈得最久。

  “是大虎的娘吧?”周阿婆笑容满面地把苏小小请进堂屋,倒了一杯热茶。

  苏小小突然感觉自己在巷子里出了名……

  周阿婆的年纪有些大了,巷子里的街坊,似乎不论辈分都叫她一声周阿婆。

  “你具体想挑几个什么样的?干什么活儿?”周阿婆笑着问。

  苏小小道:“我想要一个车夫,四个药童,最好能有两个女药童,懂不懂医理不打紧,我们可以教,另外,也需要一个厨子和一个做洒扫的长工。”

  周阿婆道:“别的都好说,就是女药童……”

  在大周,女子行医的极少,姑娘家出去干活儿,也多是做丫鬟、做绣娘……

  她说道:“我试试吧,你明早来我家看看。”

  翌日,苏小小一大早便来了周阿婆家。

  听周阿婆昨日的语气,她只是试试,不一定能找齐,然而当苏小小看着满院子的男女老少,忽然有点怀疑周阿婆对“试试”是不是有什么误解。

  这群人里,周阿婆推荐了一个车夫阿中,二十多岁,模样周正。

  周阿婆道:“别看他年轻,做事挺老道,对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很熟悉。”

  苏小小问了阿中几个问题,小伙子不骄不躁的,谈吐清晰,身板儿也够结实。

  到了周阿婆这里,价钱就不便宜了。

  一个车夫五两,这是付给周阿婆的介绍费,至于车夫的工钱,得苏小小另外与车夫结算。

  苏小小捏了捏荷包,真肉痛啊。

  药童是一个机灵的小伙子,叫小韦,十七,从前在别的药铺当过伙计,略识得几味药材。

  周阿婆道:“韦哥儿,日后你就跟着夫人了。”

  听到这声“韦哥”,苏小小险些被茶水呛到。

  苏小小没再挑到另一个满意的男药童,倒是两个小姑娘入了她的眼。

  一个十二岁,叫莺儿,小圆脸,笑起来左右各有一颗小虎牙,脸颊上长了一点雀斑,是个灵气十足的小姑娘。

  另一个是年长莺儿两岁的杜鹃,瓜子脸,眉清目秀,识字。

  周阿婆道:“原先是官家的小姐,家里犯了事儿,被买去教司坊,年纪小,教司坊正养着呢。”

  言外之意,再过上一两年,她就得卖身接客了。

  苏小小来到她面前,淡淡问道:“你从前是官家小姐,我买下你,你可吃得了下人的苦?”

  杜鹃跪下来,磕了个头:“回夫人的话,奴婢本是庶女,在家中也不受宠的。只要不让奴婢沦落风尘,奴婢愿为夫人当牛做马!”

  苏小小问了韦哥儿与莺儿、杜鹃的价钱。

  周阿婆伸出手指。

  苏小小:“十两?”

  周阿婆:“一百两。”

  阿婆,你有点黑呀……

  不过很快,苏小小就明白为何他们的价钱要比阿中贵了。

  他们是奴籍,买回去签的是死契,他们将来想走,是必须从苏小小手里赎身的。

  并且他们的工钱比其余人低,甚至不给也行。

  厨子与洒扫的长工是一对中年夫妇,也是一人十两。

  这十两买的是他们三年的工期,和阿中一样。

  接下来的几日风平浪静,苏小小一边上学,一边做国子监的点心生意。

  七天后,刘四合那边完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