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5章 聚会(1 / 2)


老倪的双胞胎女儿要回国来度暑假。

当日,他正在杭州开会,当然他的司机也在。

所以他来电要我帮忙。

我没有道理说不,他是我领导又是我长辈,可亦有些苦恼,因为两周前托比才来电话说他们即将去香港旅游,返程时会来上海看我。他们的飞机也是今天下午到达,将在虹桥机场降落。

我一边赶去浦东国际机场,一边给颦颦通电话。

“帮我个私人的忙好不好?”我说。

“但说无妨。”

“帮我去接下机,下午3点,在虹桥机场。”

“谁?”

“我父母还有托比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替我安排下晚餐。”

“有什么要求?”

“我母亲不爱上海菜。”

“好的。”

“你订好餐厅后给我消息,我之后与他们去会合。”

颦颦应诺。

“对了,那个书生与小姐偷情的故事不要再讲给托比听了,他还小,不适合听这些。你可以讲其他的故事给他,比如《二十四孝》、《木兰从军》、《自古英雄出少年》。”

“好,我还会带他去看《小蝌蚪找妈妈》的动画片。”颦颦愠怒,挂断电话。

我骇笑。

航班误点,接到两位公主已是夜间20点。

颦颦发来了餐厅的地址。

我将倪家安、倪家逸送回家后,驾车过去。

威尔逊先生与曼女士远远就朝我挥手,我喜悦,小跑上前,与他们招呼,又同托比拥抱。

我拉开椅子入座:“咦,外婆的红烧肉、香菇菜心、糖醋小排……点这么多本帮菜?妈妈不喜欢吃上海菜。”

“乔,你看看,是不是还有麻辣豆腐、剁椒鱼头、泡椒凤爪?”托比不悦,“你眼里就只有曼女士,忘记我与威尔逊先生爱吃上海味了。还是颦颦好,不会厚此薄彼,替我们所有人的口味都想得周全,所以挑了一家复合餐厅来。”

“是,是,是,我错了,我错了。”我笑着同托比赔不是。

“好了,托比,原谅乔。要知道曼是女士,我们是男子。”威尔逊先生喝口面前的白酒。

我与母亲都乐了。

“既然来了上海,就在这里多玩几天。”我对曼女士说。

“是,准备多玩几天再回去。”曼女士感怀,“这里同我离开时相比,已经全变样了。”

“乔,你放颦颦几天假好不好?你自管日理万机,让她陪我们就好。”托比微笑,“母亲也喜欢她,说她曾经有一个朋友也叫‘颦颦’,所以与这位‘颦颦’一见如故。”

“托比,你的成语用得越发出彩了,谁教你的?”我笑,顾左右而言他。

“我向曼女士讨教的。”托比果然没有发觉我在搪塞,快活地向我炫耀。

“曼,你在这里生活过二十几年,或许你可以带我们到处转转。”威尔逊先生笑着提议。

“我曾经踏过的路,不晓得如今还在不在。”曼女士一阵伤感,时间已过小半个世纪,一切已沧海桑田。

“我倒忘记了这点,”托比起劲,“妈妈,或许你可以给我们讲下你在这里的爱情故事。”

抿着小酒的威尔逊先生轻轻咳嗽:“哦,托比,这个主意坏透了。要知道,我不想听这样的故事。”

“这些都是曼女士的前尘往事,爸爸您不必太斤斤计较。”托比不肯放弃,试图说服威尔逊先生。

我轻轻笑。

母亲也笑了,她意味深长地凝视我,不晓得此刻在她的脑海里是不是浮现了我生父的影子来?

结束晚餐,我准备到酒店安排房间。托比却反对,非要一伙人挤到我的公寓睡,说我们一家人太久没有聚在一起了。

我笑,拿他没有办法。只好将大床让给威尔逊与曼女士。托比则卷着毛毯滚在沙发里,我就拿着棉被随意在地毯上将就。

深夜,所有人都已入睡,我仍在工作。

“好了,该休息了。”

我抬头,母亲穿着睡袍站在我面前。

“还有一个文件需要修改。”我答。

母亲无奈,摇摇头:“你与你生父一样,都是工作狂。”

头一次母亲肯开口提起我生父。

“还有呢?还有什么?”我不罢休,“我生父是怎样的人?他现在在哪里?为什么从来都没有出现过?”关于他的问题,我多似繁星。

“乔,对不起,我已经不记得这么多了。我老了,很多事情都遗忘了。”曼女士遗憾。

我噤声。

是,是我错了,我不该提起生父的。她与他的故事早已落下帷幕,我又何苦再拉他出场?威尔逊在房间里轻声咕哝:“曼,曼,你在哪里?”

“在这里,在这里,马上就过来。”曼女士回答。

“晚安,妈妈。”我微笑。

曼女士进房,忽转身过来:“哦,对了,有一日素莹来家里找我,向我打听你的近况?你们……”曼女士欲言又止。

“是,我们分手了,妈妈。”我苦笑。

“别难过,孩子。”曼女士安慰我,“要知道,这很平常。”

我点点头。

她进房关门,我放下手里的工作,走到阳台抽了一根香烟。

安得与君相决绝,免教生死作相思。

你还来找我做什么?

威尔逊定了下周一的机票回美国。

我电话给颦颦:“上海有没有幽静点的地方,最好景色宜人,远离喧嚣,可以留宿?”

“有什么需要?”

“陪家人一起度个周末。”

“等我消息。”颦颦挂断电话,30分钟后信息进来,要我们周六上午9点在某地跟她会合。

我驱车赶去,颦颦在别墅前迎接。

“这是哪里?”我下车,朝身后的建筑物望去。别墅四面环水,独立成岛,背倚佘山正中位置,面南朝阳。

“佘山紫园8号。”

我错愕。

这就是紫园8号!真难以置信。

在美国,我见过关于它的报道:“紫园8号,业主3亿人民币都不肯转手出售的神秘建筑。这是中国最特殊的房子,风格上不属于任何一种现有的流派,而仅仅代表了它自己的人居语言。”

托比与威尔逊夫妇亦下车来。

“你确定我们可以在这里住上一晚?”我再次向颦颦确认。

颦颦晃晃手中的钥匙:“我已征得它主人的同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