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2章浮出水面的三人羁绊(1 / 2)

第72章浮出水面的三人羁绊

“老夫自知不是,最冤的是那些与我出生入死的将士,一万多人没死在敌人手上,结果死在了昏庸的国君手中。我程广一生戎马出生日死,我的士兵忠于君王忠于百姓,马革裹尸无足挂齿,可最终却被当成乱臣贼子冤死他乡,魂都归不得故里。”

“可你知道吗,有个人为了找你也惨死他乡,跟着颠覆的是东岳王朝。”

“东岳已经亡国?”

“东岳在五百多年前已经亡国,末代皇帝刘景死于景润三年。”

“景润三年?”程广终于浑身一颤。

穆晴明点头:“是,跟你同一年,更巧的是地点也离你很近。”

分明程广已经动摇了的,可最终又不屑道:“不知你从何得知老夫的出身背景,但少拿一些假历史来诓骗老夫!”

“那你自己看吧。”

穆晴明鲜血遍布的地方,骤然化成了一个历史缩影。

东岳末期,刘氏皇朝内忧外患,先后两个皇帝被推上皇座,先有一个被刺杀再有一个被推翻。

当年从未被看好的小皇子刘景被立为帝,国号景润。

刘景派程广前往西北驱逐辽国的入侵,骁勇的程广一改东岳屡败战况,成为辽国人闻风丧胆的枭雄。

辽国屡攻不下西北边城,得知刘景登基之前喜好美人,便用了一个美人计。

美人罗姬自称是曲渡郡人,而曲渡两年前已被辽国攻陷。

罗姬用美色迷惑刘景,再表达思乡情切,让刘景将东岳第一将军程广派去收复曲渡,为的是让边城防守失利辽国趁机攻入。

表现得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刘景早知罗姬身世,将计就计应了她的要求,派王勇带圣旨命程广离开边城前往曲渡。

边城是要塞,刘景知道程广不会轻易离开,便在圣旨中加了一句“若违令者,按军法处置”字样。

原本只是为了做足戏给罗姬看,让辽国以为边城有机可乘,而刘景则暗中指派大将孟龙埋伏于边城,只等杀辽国个措手不及。

王勇平日一直将程广视为师父,一日为师终生为父。但因一次军事失误,被程广严惩怀恨在心,这几年又出师不利终不见出头之日,便早有除掉程广的心。

于是王勇利用圣旨,说程广抗旨不遵不愿前往曲渡导致两军交战,程广一万多人马枉死石碑岭后,他也将他所带的兵杀了大半伪装成交战的惨状。

可惜凡事做得太尽,祸必至。

王勇手下的幸存者回去揭发了他的罪行,王勇获罪株连九族。

孟龙大败边城的辽兵,西北战事稍停。

皇帝刘景前往石碑岭寻爱将程广与其枉死的万千将士尸骨,途中,被他取缔的上一任皇帝派人刺死。

正在逐步走向稳定的东岳国,在刘景死后不到三个月,彻底灭亡。

历史在眼前如同沙盘推演,一幕一幕略过。

明君、昏君、忠臣、佞臣,几百年的王朝功败垂成毁于朝夕。

历史更替时代变迁,但那些侠肝义胆,热血忠魂还在前仆后继,每个时代都不缺英雄。

穆晴明看着也不觉有些热泪盈眶,她想到当年与她一起冒着枪林弹雨的战友,他们跟这些人其实一样,都只不过是某个时代的缩影,某些人物的继承。

人一旦放入时间长河里,只不过渺小得如同一颗尘埃,不过都是挣扎着想要活得坦荡与不悔。

噗通一声,原本倔强屹立在离魂碑内数百年的程广,终于双膝跪地,懊悔地喊着:“陛下――老臣该死,是老臣该死!”

他对着家乡的方向不断地磕头,可不管他有多后悔多遗憾,终归他所热爱与效忠过的国度已经消亡了五百年。

穆晴明心里更加难受。

程广怨恨了数百年的真相不过是一个假象,那荀楚执意飞升的背后,是不是还有她不知道的事实?

总觉得好像不该这样的。

可她却像这位老将一样被困住了,可困住她的究竟是别人还是自己?

真后悔啊,后悔没去亲眼看荀楚是不是真的成了神仙,要能亲眼所见,他到了一个不用再受苦的地方,她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耿耿于怀了吧?

“程广,刘景让我给你带话说,朕来接你们回乡了。”

程广终于泪流满面,只是他流出的眼泪,是一缕缕黑沙。

太久了,执念太深了,灵魂都已经腐朽。

“谢主隆恩。”他的声音像是突然苍老的数百年。

只是,最后他无奈地说:“可是这个地方老臣出不去,每一天只要到了那个时辰,所有的历史就会重演,万人被杀的时刻每天都会来临,每天都在提醒我们枉死的那刻。”

所以他只能每日朝着家乡的方向凝望。

所以这里的怨气才会那么重吗?

穆晴明猛然睁开眼。

梦境消失,她还在离魂碑之外。

她面前依旧是玄澜阙,他撑着她身后的石板,她撑着他身后的离魂碑。

她依旧贴在他的身上,他的胸口依旧清冷如霜。

当然,她也没对他胸膛的温度有半点兴趣。

看到她睁开眼,他带着鲜血的嘴角像朵艳丽的花绽放开来,笑着问她:“还以为姑娘要食言于本座,永远不会醒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