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一二五章 一血给了海商(2 / 2)

这里外一对比,相差远了去了。

不就是逼着沿海商户逐利下海吗?

到时候,唐商的东西从成本上就比番商有竞争力,那谁能霸占海路?那所谓的千倍万倍的利润又进了谁的腰包?

这招实在是太绝了,不但为朝廷增加了税收,而且还把海路彻底掌控在了唐人手中。

......

呵呵,别说这两位大唐官员有点傻眼,这要是唐疯子在这儿,估计也得懵。

还得大骂一声:“mmp!!”

他特么的使了那么多年的力气,花了无数的钱财,赔上了最好的兄弟,还亲自带领舰队远征了一回地中海,才让大宋走向海洋。

可吴老九倒好,几张纸就把这事办了?

疯子很可能不平衡,他应该也去学金融财会的。

......

两位臣子退下之后的大殿一片沉寂,过了半晌,才传来武老太太一声突兀的轻笑。

“九郎啊九郎,只此一计,你送来的可不单单是财税之收啊!”

说完,武则天继续低头看了起来。

此时在武则天眼中,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一箱子奏本,而是一份宝藏。

搭眼看去,只见纸上又道:“于藩商之道,应当,东紧西放......”

......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与此同时。

“你让母后重税海外番商?”

太平公主正一脸不解地质问吴宁,“你知道不知道,母后其实最不喜商户,她一定不会给大唐海商这个便利的。”

只见吴宁嘿嘿一笑,“不一定哦,我赌这回圣后一定会答应的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对圣后来说,开展海贸,于她有百利而无一害。”

太平听不懂,“除了可能增加一些财税,本宫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好处。”

“增加税收还不够吗?”

吴宁反问,“哪个皇帝不想财税丰盈?”

“况且,这件事可不止财税这一点好处。”

......

其实,吴宁料定武则天会答应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,是开放沿海对政局的稳定极有好处。

还是回到那个问题,就是朝堂上的争斗。

扶植武氏开科选才,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对抗世家和关陇大族。

魏晋门阀与那些开国元勋还是太强大了,武则天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制衡朝堂。

那么,海商就给了她一个很好的契机。

吴宁十分清楚,一但大唐的海商可以闯出去,以当下海洋红利来看,势必造就一大批财富上的新贵族。

第一批敢出海的商人,从海外赚取的利润,那可不是中原那帮土财主可以比拟的啊!他们蒙恩武老太太,借着鼓励出海的东风发家,应该站在哪一边,那还用说吗?

武老太太会因为一个不喜欢商人,就放弃这么好的一股助力?

不可能的。她一定会答应,而且一定会大力支持海商。

这就是政策杠杆,而且十分隐蔽。

等到那些世家门阀发现不对,想要打压的时候,已经为时已晚。大唐的海商早就拿完了一血,说不定都在海外暴走了。

......

“为什么?”

太平听了吴宁的解释,深深震撼之余,也是深深地为吴宁担心。

“你越显露你的才能,母后对你就越不放心,你就越危险!”

“为什么?为什么还要出这个主意?”

“......”

吴宁一阵沉默,他确实怕死,可他更怕问心有愧。

良久,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,“放心,有后手....”

“圣后....圣后不会杀我。”
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