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3章 日产百吨铁(2 / 2)

“三是钢铁的用途一定大幅扩展,过去用木制、竹制的很多东西,比如竹床、木架、木门等等,如今钢铁如此便宜,很多人一定会采用更牢固的钢铁制作。”

“这个分析也不错,钢铁用途扩大,销量肯定大涨。”

“四是商人们向偏远地区和海外贸易的利润大幅增长,我们的钢铁产品一定会销得更远,市场一定会大幅扩大。”

“没错!”众人一齐点头赞同。周瑜道:“不愧是新港总经理,对市场分析头头是道,瑜彻底佩服了。我同意子翼的定价标准。”

最终,蒋干的定价得到大家一致赞同。

这一天,商人们被召集开会,蒋干向他们宣布,新港铁价大幅降低,标准生铁价格从五十钱降到十钱。过去已经按五十钱价格订货了的,一律按十钱供货。

“哇!”众商人立刻沸腾。“蒋公子,五十钱一斤你们都供货不够,如今改成十钱一斤,新港哪来那么多钢铁?”

“新港启用新炉,想生产多少就能生产多少,已经不再出现供货不足的问题。”

商人们一听,果然一哄而上,今年最后五十天的订货量超过八千吨,新港不得不三炉同开。

商人们很明白,大量农户需要廉价的农具保障明年开春的农业生产。而各路诸侯总计上百万的军队,如今有了廉价的钢铁,一定会大肆打造武器铠甲。进货的成本大幅降低了,销往海外的航船可以走得更远了。

袁耀等人正在为新港的生意出现质的飞跃,账面资金余额已经接近十亿钱而高兴的时候,周瑜的情报系统送来报告,袁术不满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,准备派兵攻打沛县。

此时豫州有三个刺史,一个是朝廷任命的豫州刺史郭贡,他驻军在梁国蒙县,有兵马两万余人,与梁国、陈国结成同盟,共守梁、陈国境不受诸侯侵犯。

一个是袁术任命的豫州刺史,先是孙坚,坚死后以孙贲替之,孙贲改任丹阳都尉后,术用韩胤为豫州刺史,治所在汝南平舆。

还有一个是陶谦表任的刘备,驻守在沛县。除了一千多乌丸杂骑、数千流民兵和四千丹阳兵外,刘备在沛县继续招兵买马,日益强盛,因此引起了袁术的不满。

“哎,公子出使徐州营造的良好合作氛围,一下子被左将军破坏殆尽。”周瑜道,“只怕明年曹操会再次趁隙征伐徐州,这一次,我们对徐州只怕鞭长莫及了。”

袁耀道:“现在徐州倒是不怕,经过曹操这次征伐,徐州的战备更加充分。这一次,倒是为兖州担心。”

“兖州有什么需要担心的?”众人没想到袁耀这次反而为曹操担心。

“兖州西部是张邈、张杨和吕布势力。张邈与曹操已经貌合神离,过去因为左将军重兵威胁,张邈与曹操不得不联合对敌,如今左将军的威胁没有了,两人未必还像从前那样铁杆。而张杨和吕布,岂能甘心老是缩在太行山中,只怕早就想到中原驰骋一番了。”

袁耀拿出自己的历史先见假装分析了一通,顿时赢得众人交口称赞。

“那这次左将军征刘备之事,我们怎么办?”鲁肃问道。

“我估计此事无果而终,管不了就不必管它了。”袁耀道,“倒是中原连年战争,百姓正常生产受到影响,万一有个天灾,立刻就会出现人民相食的惨象。如今江东安定,粮食充足,我觉得我们需要购置一些粮食运到豫州囤积,以备不时之需。”

周瑜道:“公子说得有理。我们如今资金相当宽裕,我同意从江东购买粮食到汝南囤积备荒。”

众人与袁耀的理想早就一致,如今正是践行这一理想的时候,人人同意袁耀和周瑜的倡议。

如今是十一月份,九月、十月才刚刚收获,正是粮食价格最低的时候,大家决定拿出二亿五千万钱,由周瑜负责统筹,派人到丹阳、庐江、豫章购买一百多万石粮食,就以新港倒卖粮食为由运到汝南汝阳、沛国相县囤积。

蒋干道:“公子,以后我们斡旋于诸侯之间,以谁的名义行事?”

“对啊。”周瑜、鲁肃和刘晔都有同样的疑问。

周瑜道:“上次我们帮陶谦化解和曹操的恩怨,那时他们都不知道我们跟左将军的关系。如今他们知道了,我们再以左将军部属身份斡旋,他们还能信任我们吗?”

“此事我已想好,”袁耀道,“我们成立一个新的组织。”

“新的组织?”周瑜道,“公子打算独立成一个势力吗?只怕我们还没能与诸侯斡旋,公子与左将军倒先父子兵戎相见。”

“当然不能独立成一个势力,我们合伙成立一个商业团体,叫做公司。我们是生意实体,不是政治实体,就不会与家父发生对立了。”

“公司?”众人头一次听到这个名字,个个表示疑惑不解。三国矿业大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