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越之青青麦穗_71(1 / 2)





  家里西明文和老爷子待不住,都去田里了,西远娘正在自己屋里纳鞋底,家里人多,老太太年纪大了,这些已经做不来,所以只能西远娘来做。每个人每年要做好几双,所以一年到头,只要有空闲,她基本上都用来做鞋子了。有时候西远看他娘太辛苦,就会自作主张从城里买些回来,西远还暂时改不了前世所有东西都花钱买的习惯,不过尽管如此,一家人的鞋还是以自己做的鞋为主,过日子人家,谁家不做鞋可劲儿花钱买鞋?那不让人笑话嘛。

  西远此时正在屋子里补觉,早晨起得比每天早,几个小的玩去了,他倒头就睡。正睡得天昏地暗的时候,就觉得鼻子直痒痒,西远睡梦中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。

  “阿嚏”一声也把自己打醒了,睁开眼睛一看,好嘛,脑袋边上趴了五个小脑袋瓜,西家五个小的除了虎子都在那呢,狗蛋跟村里孩子玩的时候,碰到了西韦他们,他们就把狗蛋领家里来了。

  西远觉得耳朵有些痒,歪了歪脑袋,好嘛,卫成正拿个狗尾巴草在他耳边晃呢,旁边西韦他们听西远打喷嚏声的时候,就偷偷捂着嘴乐呢,现在看哥哥醒了,更是乐得前仰后合。

  “臭小子。”西远拿手在卫成脑袋上扒拉了一下,卫成笑嘻嘻地往起拽哥哥,“哥哥,快起来,娘说一会儿就吃饭了。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昨天码完字已经很晚了,所以就没发,让亲们白等了,不好意思啊!

  关于狗蛋,亲们看了这章不要优桑,狗蛋和小不点以后会有安排的。

  关于西远给李大夫家花钱的事,嗯,相信金垚一定会让这钱超所值的(金垚不得不剧透一点呵呵,可以看出亲们是投入感情来看这篇文了。)

  还有啊,西远接下来还要花钱的,而且会花的更多,一个是西远是个普通人,也会有弱点的,没有生活压力了,又有固定的进项,所以他也会飘飘然,让他飘一下吧,西远从开始穿过去到现在也不泳衣,不过主要的还是跟后面情节有关,现在先做好铺垫。

  关于本文,大致会分为奋斗卷、成长卷、感情卷,所以每一部分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。本来想把这句放到文案里的,但是现在因为某种原因不能随便修改,所以先在这里跟亲们讲一下。不过主体风格不会变,还会是家长里短,细水长流型。

  还有前面引得亲们桑心的小树,金垚一个是想让小树的事成为西远走出自己小家庭,开始关注莲花村村民的生活,或者更广阔世界的一个转折点,(不过,不会把西远些成博爱型的。)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树是有其真人真事的,金垚坚持写出来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曾经来过又离开的小生命,本来当时就想在留言中说明了,怕亲们会更桑心所以才拖到现在,嗯,还是那句话,亲们把小树淡忘吧。

  最后,从开始发文到现在,两个月又二十天了,感谢亲们的陪伴,几次码子累了都想歇两天,是亲们的鼓励与支持让金垚坚持到现在!

  ☆、第63章 了解

  端午节过后,夏天就要开始了,麦子长得有小腿高的时候,西远母亲要回娘家给父亲过七十大寿。

  “远啊,”本来西远不想去的,可是看着母亲眼巴巴地瞅着自己,欲言又止的样子,西远还是答应了。

  西远娘每年正月都会回一趟娘家,西明文也会陪着,因为是冬天,西远又和姥爷家的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接触,谈不上什么感情,所以就懒得动,这三年过年,每次都是他爹和他娘领着西韦回去。

  西远对他娘的感情有些复杂,因为以西远穿越过来的年龄算,他娘还没有西远的年纪大呢,向一个比他年纪小的女人叫娘,西远已经很是克服了一段日子,让西远再如同别的孩子一样来对待娘亲,西远自觉怎么都做不到。

  跟西明文的关系,西远处理成多年父子如兄弟,亦父亦兄的相处,他娘……又不能当成妹妹,不过这个时候人普遍比现代看上去显老,所以西远更多时候把他娘定位成大姐姐,相处年头多了,自然很多,类似于母子多年如姐弟了。

  看到西远点头答应跟她一起回娘家,西远娘——张冬至,脸上笑开了花儿。她很怕西远总不跟姥爷家的人接触,感情会渐渐转淡。西韦听说哥哥也去,乐得和卫成直蹦高,当然,西远都去了,一定会带着卫成。

  同样的辈分,姥爷却比爷爷岁数大了许多,西远问过奶奶,奶奶告诉他,姥爷和姥娘是后到一起的,姥爷的前房留下个闺女,如今已经有四十岁了,也就是西远娘口中的二姐,为啥称呼为二姐,不是大姐,西远猜测可能姥爷在二姨之前还有个孩子,估计夭折了。

  姥娘比姥爷小十多岁,如今不到六十,和前房也有个孩子,也就是西远现在的大舅,西远这时候才意识到,为什么大舅和小舅的姓不一样,大舅叫郭严,小舅叫张斌。真是傻了!西远暗自敲了敲自己的脑袋。

  西原娘和小舅是姥爷和姥娘一起过日子后生的,对于姥爷来说属于老来得子。老来得子就有一个坏处,因为年纪大了未免对孩子有些娇惯,即使不想娇惯,想管也有些有心无力。再加上姥爷和姥娘本身也不是啥会过日子的人,所以西远的大舅、小舅包括西远娘,能干是能干,但是都不大会过日子,这也是奶奶不夫妇单独过的原因。

  姥爷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好,这一点西远即使没有去过也体会出来了。西远每次在聚德楼结完账,都会把钱分几类,一类是整数的,回家交给奶奶,让老人家放起来,奶奶放东西从来不忘,别看不认字,放起来多少都心中有数,这让西远很为惊叹。

  剩下的散碎银子铜钱,一部分做为家里平时的花销,一部分西远按照比例分给家里人,做为私房钱,爷爷奶奶,父亲母亲,包括西韦和卫成都有,这样自己想买什么小来小去的东西就不用张嘴跟家里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