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越之青青麦穗_50(1 / 2)





  所以,西家自己打一口井,以后都不用去大井那里挑水喝了,村里其他人家都很羡慕。不用说别的,冬天冻的手都拿不出来,还要去井台上挑水,有时赶上谁把水弄撒了,上面还会结冰,不小心就会滑到。辘轳在冬天摇起来冰冰凉,冰得手直发木,所以不管男人还是女人,一提起挑水都很怵头。

  什么时候自己家也能打一眼井呢?看来西家的确是发达了,不光盖上了砖瓦房,还打了一眼井。大家或坐或站的一边看,一边聊两句天,虽然没有明说,但是每个人眼神中的羡慕是很明显的。

  收完秋,打好了井,又过了几天,几个匠人和栓子在领头带领下来了。他们回家后,家里有田的是紧着忙活,这样好快点来西家干活,他们心里怕万一拖拉着来晚了,西家等不及雇别人可就遭了。

  离房子大框完成已经过去一个月时间,房子早已经干好,秋天嘛,本来就秋干物燥,风一吹,秋老虎一晒,干得很快。

  这次动工就相当于现代的装修,顶棚吊好,铺上天花板;四壁抹上石灰,粉刷成白色,弄好后,又把屋子按照西远设计的样子隔了出来,此时给西家打制门窗家具的老木匠,也领着儿子过来了,和几个匠人一起把门窗安上,家具摆放好。

  新房正房五间,正房两侧又分别建了四间东西厢房。连着房子起了院墙,把房子和院子都围上,在大门处用青砖修了门楼,门楼和院墙上都铺了瓦片。

  五间正房因为南北向有二十四尺(八米)宽,所以从中间隔了一下,但是一般都是南边稍微宽一些,北面的稍微窄一点,正中间一进门是堂屋,相当于现在的客厅,是家里人干些活儿、吃饭或者招待客人的地方,堂屋的正中间靠北墙的地方摆着一张八仙桌,两侧摆着两把椅子,旁边靠东西墙分别也放了四把椅子。堂屋北面的屋子用做厨房,不过因为家里厢房也单隔出一间做灶房用,所以主屋的厨房只靠东西墙分别搭了两个砖砌的炉子,冬天把炒锅或者焖饭用的锅往上一放,炉子点燃,可以起到既做饭又取暖的作用。

  家里以前的大锅灶,如今被挪到了厢房的厨房,做量比较多的吃食的时候,可以来这里做,不过主要还是做以后往聚德楼送的吃食。

  堂屋东面的两间房,中间是爷爷奶奶的,最东边是西明文两口子的。这两间房都有套间,南面是平时坐卧的地方,搭的北炕,炕上靠墙摆着炕厨,底下一层可以放衣服,上面一层放被褥用。炕边挨门的一侧放着个小桌子,可以在它上边放些小东西,跟现代床头柜作用差不多。

  炕下另外一面靠墙则放着一个大衣柜,有两个双开门,一个门打开上边有一个隔层,可以把衣服叠起来放在上面,下一层比上面要长一些,上边有个横杆,可以把衣服挂在上边。另外一个双开门打开,除了下边打成两个隔层用来放衣服,上边也被打出两个隔层,不过中间加了抽屉,可以上锁,家里有什么东西需要锁起来的,可以放到里面。不过真正值钱宝贵的东西一定不会锁在这么明目张胆的地方就是了。

  往北去的小套间里,也盘着炕,这是准备家里来客人了可以当客房用,平时也可以放些东西。靠着墙摆着炕厨,不过地上没有衣柜,而是摆着一张小桌子。旁边放着两把椅子。

  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房间是一样的布局,连里边的摆设都差不多。

  堂屋西边的两间房则归了小哥仨,靠堂屋的那间西远住,不过北面的小半间没有做成套间,而是单隔出来做了洗澡的地方。里面放着两个大木桶,旁边有一个小壁炉,冬天洗澡的时候把壁炉点燃,整个房间一会就会热乎乎的。

  最西面的一间给了西韦和卫成,卫成住南面,里面的套间西韦住,南面的搭成北炕,北面的搭成南炕。

  三个有套间的房间,炕上三尺高的地方都打上隔扇,最中间的地方装了一块玻璃,四面的木制隔扇雕花,爷爷奶奶的房间雕刻的是富贵满堂图案,西明文夫妇的房间雕刻的是祥云图案,卫成和西韦房间雕刻的是喜鹊登枝图案。

  最让大家吃惊的就是西家在隔间、在正房朝南窗户上,都安了一小块长宽五十公分左右的玻璃。

  要知道,现在虽然有玻璃,但是奇贵无比,除了有钱的富人家,贫苦人家窗户上都糊的窗户纸,虽然也透点亮,那点亮光只是比没有强些,从外面进到屋里一下子就暗了许多,要适应一会才能瞅清楚东西。西家这一安玻璃,别看只是一小块,而且因为制造工艺还很落伍,玻璃看上去不够透明,稍微有些模糊,而且也很厚,但是怎么也比窗户纸强啊,

  “哟,这不用开窗户,从屋里就能瞅着外面了。”村里人都惊讶地摸着窗户,真好啊,外面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,整个房间亮堂堂、暖洋洋的。

  是好啊,钱也好啊,就这八块小玻璃足足花了几十两银子好不好!西远实在忍受不了一到冬天窗户一关,人在屋里跟住老鼠洞似的感觉,所以不管家里人支持还是反对,都先悄没声地请孙叶帮着从府城给买了几块玻璃,尺寸西远当初设计房子的时候就想好了,打窗框地时候还特意和老木匠提了一下。

  除了窗户,西家屋里面的墙都粉刷成白色,棚顶订的是暗红色的天花板,和门窗一个颜色,地上都铺着青砖。

  当村里人暗叹着西家屋里设施稀奇的时候,那些匠人却感叹着西家的有钱。西家的房子从外面看和别的砖瓦房没什么大的区别,可是参与建房的这些匠人却知道,西家的房子可是起的两砖半的墙,这里的青砖比现代的红砖要大一些,所以两砖半的墙足有七十多公分厚,要知道这个厚度在现代北方的建筑中也是合格的。

  而且西家盖房子用的柁,打门窗用的木料都是纯红松的,红松可是北地最好的木材了。不但正屋是这么建的,连厢房都是,这样的屋子住起来,冬天估计不用烧炭火都能很暖和。而且人家西家的二层棚里还铺上了草木灰,这也是为了防冻而采取的措施。这样,屋子的顶上和四壁都扛风,屋子隔间之间的墙又做成了火墙,只要堂屋北边的灶上一烧火,整个房间的火墙就会热起来,这样的屋子要再不暖和就见鬼了。

  这可真赶上神仙住的地方好了。其实大家想说赶上皇帝住的地方好,不过怕引来麻烦,所以改成神仙,看来在人间神仙的威严的确不如皇帝大啊,所谓的县官不如现管。

  “大妹子,你这可是享福喽。”王三奶奶羡慕地对奶奶说,她和老太太站在院子里说话,眼睛看着打量着西家的院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