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越之青青麦穗_22(1 / 2)





  “我也是彦绥的。”原来,赶车的家在离彦绥县城三里远的李家村,他是拉了一趟活儿到曲江码头,如今正在考虑往回转。正愁回去得空车跑没拉着主雇哪。

  “我们要坐你的车得多少钱?”西远趁机问到。

  “咱们那里来滨江城的少,所以雇车来这都得给往返的车钱,我这属于顺路拉您爷俩回去,就不多要了,您给一百五十文就行。”好容易不用空车回去了,车把式也没敢多要。

  “行。”西远假装考虑半天,最后才同意。本来以为得花四百文去雇车呢,如今捡个大便宜!

  “那就说好了,明天早上一起走,您爷俩也别走着了,咱坐车进城吧,放心,这两步路不会跟你们要钱。”

  西远一听说不要钱,蹭的跳上马车,爷爷也坐了上来,拿出烟口袋,和车把式两个一边搭话一边抽着烟。

  ☆、迎接

  第二天天还没亮西远和爷爷就开始起来收拾东西,天边刚露出鱼肚白两个人就出了客栈,来到和车把式约好的路口等着,爷俩都有些想家了。

  西远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归心似箭,昨天晚上他就翻来覆去地想,想奶奶、想父母,想他们这会子在家里都在干啥;最想的还是家里的两个小家伙,是不是不肯进屋,站在院门前往西遥望,盼着哥哥和爷爷回来;这几天自己没在家,没人给他们弄零嘴吃,会不会都瘦了;有没有小孩子欺负卫成……西远觉得自己越想越离谱,越想越惦记,连着翻了两个身,恨不得天立马亮了才好。这时爷爷用大手拍了拍西远的背,爷爷也没睡着,他也在心里合计着家里的人和事,看大孙子翻来覆去的,就安抚了西远一下,西远这才老实了,让自己数绵羊,慢慢地睡着了。

  细想来,自己到这里已经有一年了,从一开始的无措,到后来的安心下来,再到慢慢的喜欢这里,再到现在对家里的开始牵肠挂肚,也就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。一年的时间足可以改变许多东西,西远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慢慢融入家里的,总之他已经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看客,而是切切实实的把自己当成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了。马车一路向东,初秋天空非常高远,瓦蓝瓦蓝的,刚刚冒出头的朝阳升起在远处的树梢,迎着秋日凉爽的凉风,西远一边看着大路周围的景色,一边心里想着……

  坐着马车速度就快了,三个人只用了两天半就到了彦绥县城。一路上,爷爷和赶车的老赵没事儿就拉闲磕,两个人已经聊得很熟了,于是在第三天上午到达彦绥后,爷爷和赶车的打商量,希望能把他们送到莲花村的家里,这么多东西爷俩真的拿不了。这也是头天晚上爷爷和西远爷俩商量好的。本来对赶车的还有一些防备,现在到了彦绥,两个人胆气也壮了起来,敢把自家的底细交出来了。因为毕竟还有三十五里路,也不能叫人家白送一趟,所以爷爷做主,多给车把式三十文钱,西远当然不会反对,老赵没犹豫就答应了。天还早着哩,他也想能赚点是点。

  三十五里路,马车一个多时辰就到了,刚转过弯儿,到了离村子四里路西远常常放鹅放鸭子的池塘那儿,远远的,西远就瞧见柳树下一个大人领着两个小的正向这边望着,“成子,小韦,”西远大声的喊道。

  “汪,汪”站在水塘边的毛豆角支楞起耳朵向车跑来,后边虎子楞了一会,看出是西远和爷爷,也一边叫着一边跟在毛豆角身后。毛豆角和虎子现在已经是半大的狗了,毛豆角现在比较有狼狗的范儿,轻易不出声,出声必有事儿;虎子就不管那些了,不管什么事情都用一字经来回答。

  这时,柳树下的两个小身影也箭一般向马车奔了过来,后边西明文也大步往这边走。

  “哥哥,哥哥,”

  “哥,哥,”

  两个小家伙一边跑一边大声叫着。

  “慢点,别摔着。”西远也着急的跳下车来。车把式忙把马车停下,爷爷也按耐不住的从马车上下来,乐呵呵地瞧着两个小家伙。

  “爷爷,哥哥!”

  “爷爷,哥!”

  跑到了近前,两个孩子小炮弹一般撞到了西远怀里,把西远撞的一趔趄,爷爷忙从后边扶住。两个孩子都抱着哥哥不撒手,傻呵呵地乐。

  “小远不说十多天就能回来嘛,他俩从第十天头上就站这儿往路上瞅,一瞅一天,咋让回家都不干。”西明文也赶了过来,对西远和爷爷说。

  “这俩小傻瓜。”西远笑着揪了两下小家伙们的耳朵,西韦和卫成也不恼,脸蛋红扑扑的望着哥哥。

  “路上还顺利吧?”西明文问,他虽然不善言辞,但这几天也一直惦记着出门在外的老爹和大儿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