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穿越之青青麦穗_14(1 / 2)





  况且,李大夫觉得西远救卫成的举止仁义,给卫成治病只收了药费,看诊的费用一点也没要。

  “小远啊,快进来,这是又拿的啥?下次可别拿了,你家也不富裕。”李大夫正在屋里坐着,他闺女在灶间忙活过年的吃食。

  “昨天和我爹去撵野鸡了,抓着三,给您拿了一个。”西远笑着把鸡递了过去。

  “你这孩子,就三只还给我拿了一个。”李大夫也没推辞,伸手接了过去,转身递给了闺女。

  “给您尝尝,这不要过年了嘛。”西远说着把上次从李大夫这里拿的《三字经》拿出来,还给李大夫。

  “这么快就都会了?”李大夫很惊讶。

  “嗯,都会了。想让您再换一本书教教我。”《三字经》西远上辈子就会背,如今只不过把上辈子的字和这一世文字对照一下,看看有哪些不同,然后把不一样的地方记住就可以了。

  西远发现他现在穿来的世界并不是中国古代的哪个朝代,但是有些东西却又和中国古代相似,比如这里的文字,就类似汉字的繁体,有很多道德律法的标准也相似。

  “这是《百家姓》,我先教你前几页。”

  李大夫认为西远简直是神童,书上内容领着西远读几遍,西远大体就能记住,剩下的就是回去依声识字。他自己可是花了几年时间才学会的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,这还是他老子拿着拐杖逼着的结果。

  李大夫的医术是祖传,家里有几种治病的偏方,有些病在县城或者镇里的药堂都治不好,到他这里用了几次偏方就能见效。不过诊断其他病症,李大夫就和别的大夫没有什么差别了。

  西远随着李大夫背了会儿《百家姓》,又帮着李大夫干了会儿家里的活计,没法子,李大夫自己行动不便,儿子李涛又是个不着调的愣头青,不知道为老爹承担责任,一大早的又不知道跑哪里去了。

  李大夫撵着下巴上不多的几根短胡须,想起自家的混账小子,弄不好他家的医术到他这一代就要失传了。李大夫想到这里,看了看西远,这小子可是不错,又聪明又心好,还胆子大,对他也好,要不……

  西远可没看出李大夫正打着他的主意,帮李大夫忙活完,就拿上《百家姓》匆匆告别往家里赶。

  他不在家,怕卫成一个人在家不自在,西远心里惦记着呢。

  ☆、二叔

  西远回到家里,一开院门,卫成就从屋里面跑了出来。西远急忙抱起他进到屋里。堂屋里奶奶和母亲正在蒸年糕,年糕和“年高”谐音,预示着明年会过得比今年好,所以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蒸一些。这里做年糕是用糜子磨的黄米,年糕上边奶奶给撒了红小豆和绿豆,看着特热闹。

  西远看母亲把年糕切成一个个的小块,然后捡到盖帘儿上(用高粱秸秆做的,有的地方叫锅拍儿或者篦盖儿)。随手拿了一块儿,从中间掰开,一半自己吃,一半递给卫成。

  东屋里,爷爷和父亲正在裁上坟用的黄表纸,后天过年,明天要去家里祖坟上坟,西远是长孙也得去。

  “哥哥,”卫成拽了下西远的袖子,西远进了里屋就把他放到了地上,然后把书放到了奶奶柜子上边。

  “哥哥,”看西远没回应,卫成又拽了拽西远的袖子。

  “怎么了?”西远低下头看卫成。

  “牙……”卫成仰起脸。

  “哎呦,看咱家年糕多黏,把我们成子的牙都给粘下来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