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4节(1 / 2)





  能中途插班进来的,非富即贵即成绩牛逼,不是后者,那就只能是前者了。

  午饭的时候,下了几颗豆大点的小雨,学生们心情受挫,偶尔传来抱怨声。

  带队的导游和老师商量了一下,决定让同学们不要散开自由活动,等学校通知。

  幸运的是,小雨淅淅沥沥下了半小时后停了,天空明净,颇有几分雨后天晴的意思。

  学校通知各个老师与导游让同学们继续进行活动,雨水虽然不至于把路完全打湿,但是依然告诫大家小心路滑,尤其在登顶的时候注意脚下的路。

  从吃饭的地方出来,大家吃饱了慢悠悠往前走了一段,又开始充满了斗志,一路追上前面好几个班的队伍。

  路边大片大片的湿地因为小雨滴的浇灌,散发出植物特有的好闻味道,沁人心脾。

  温瓷跟在队伍中,约莫四十分钟后,走到湿地公园的尽头,开始登塔。

  七班队伍逐渐分散,最前面的人和最后面的人隔了两百米开。

  水泥台阶傍山丘而建,延绵往上七道弯八道折,在海拔2700米处登到最高峰。石梯两侧是高矮不一野蛮生长的灌木或者高大树木,隔着远远路就会有几颗漂亮的梅。

  高二七班一鼓作气,最快的一批人一个小时就到了顶,拔得了头筹。

  一个半小时的时候,七班过半的人都爬了上去,在峰塔下留影合年。大家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,温瓷身在集体之中,自然也忍不住跟着一道高兴。

  随之陆陆续续有别的班追了上来......

  两个小时的时候,七班最后一班体力不支放慢脚步的女同学也温温吞吞赶了上来。

  山顶修得宽阔平整,温瓷站在从四周往下看,可以俯瞰到整座恢弘山体,她不自觉抽出手机拍了一张,正想发出去,发现手机没什么信号,便作罢。

  等到所有班级都陆续上来后,各班点了个名宣布自行解散下山。

  傍晚的风夹着春泥的味道扑鼻而来,同山顶的气温一样宜人,等大部门人马都走后,温瓷才垫在后面下山。

  热情都被上山使劲花光了,以至于大家下山的动作都慢了许多,七班是最快上来的,却是休息得最久的,拖到最后一个班动身下去,温瓷跟在最后。

  暮色时分,天边映出一片漂亮的火红色,将温瓷眼底映得一片澄明,她边悠哉悠哉地欣赏着晚霞,边把手机拿出来左拍拍右拍拍。

  拍完,人又嫌弃地看着那几张照片,真心觉得自己照相技术不太行。

  温瓷收回手机,发现自己已经落在最后面很远了。

  她迈步继续往下走。

  天色渐晚,夜幕初露。

  阶梯上没有高挂的路灯,只有地上顺着阶梯下去的两排五颜六色圆景光灯,圆灯嵌入石梯里,还挺好看的。

  就在温瓷边走边观赏灯的同时,她耳边好像传来什么声音。

  温瓷顿住脚步,环顾四周。

  她定定地站在那里,周围安静地只有风刮过树叶稀稀疏疏的声音,仿佛刚刚温瓷听到的东西是幻觉。

  她抬脚走了两步,又听见了有人的声音。

  这次温瓷听清楚了——

  女孩子的声音。

  她转身往后面意图叫人,发现大家都下去了,后面石梯上空阔一片,温瓷转身向前看,看见前面最后两个男生勾肩搭背消失在弯曲梯道的尽头。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两秒后,温瓷走出梯道外,钻进稀疏树林里。

  她踩着宽大的叶片,循着越来越近的呼喊声,大着胆子朝林子里探去。

  随着温瓷越往深里走,那呼叫声就越清晰,直到她觉得自己已经无限接近声源了。

  夜幕已经低垂,多多少少影响到视觉质量,温瓷眯着眼睛仔仔细细看着四周。被树包围着的中间放了个画架和一张折叠椅,地上垫了张报纸,报纸上躺着零零碎碎的写生工具,可是抬头除了树还是树,明明声音就在耳边,人却不见眼前。

  一片漆黑中,温瓷视线循环了一遍又一遍,终于辨清了音源。

  温瓷踩着干枯的树叶,朝一颗树的方向走去,空气中一片静谧,只有地上叶子“咔嚓咔嚓”的声音分外明显。

  那头人像是发觉了什么,停在了呼叫,带着颤抖的哭腔问,“有......人吗?有没有人?”

  为听清楚她的声音,温瓷放缓了脚步,“你在哪?”

  紧接着,啜泣声传来,“我在这里!这里!”

  温瓷绕到一颗干枯树桩后,愣住了。

  面前虽然漆黑一片,温瓷还是一眼就看到了地上破碎的薄木板片,木板中间经踩踏凹陷,两侧盖了层伪装的枯草,温瓷蹲下,用手拨开草和木板。

  陷阱里面的女生双手抱腿蹲坐在角落里,头发狼狈地散在两边,抬着头看着上方,眼睛哭得又红又肿。

  她摔下来不知道喊了多久,又饿又累,嗓子干涩还是哭得好大声,“同学,救救我呜呜呜。”

  夜里黑,又是在森林里,温瓷看不太清她的脸,但可以听出来她声音中极度的不安。

  温瓷环顾四周,低下头神色认真,“你在这多久了?”

  那女生认真地想了想,带着哭腔说,“我......我不知道。我......我害怕,我好害怕。我不应该不听老师的话乱跑,我就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写生而已......”